关灯
护眼
  谢学龙瞄了一眼郭必昌,起身说道:“大军所需钱粮,可叫南昌府各地乡绅解决。”

  郭必昌一听,赶紧反驳道:“不可,去岁督抚大人为重修滕王阁,南昌府各地乡绅已经掏过一次钱了,这次剿匪又叫他们出,我怕乡绅们有意见!”

  “他们能有什么意见?保卫桑梓人人有责,这出钱剿匪保的是什么,还不是那帮乡绅地主们的土地财产,不出钱,这反贼让本督一人去剿?还是等着反贼壮大打到省府他们才肯出钱?”

  谢学龙的语气有些不悦,郭必昌看他情绪不对,也就不敢再劝了。

  巡道王梅庭这时又站了出来,问:“南昌卫所早已糜烂,现有兵力不足千人,这点人马剿贼怕是远远不够,这可咋解决?”

  “这好办,即刻下本督命令,南昌,南康,九江,吉安,饶州,抚州,广信七府,每府出一千人马前来南昌报道,给他们一个月的期限,一个月内兵马未到者,本督便上疏奏报皇帝,撤他们的职!”

  说完,谢学龙便气呼呼的离开了会场。

  当晚,谢学龙便举办了一场晚宴,宴请了南昌府周边共计三十余乡绅大户。

  晚宴上,谢学龙先是说了一套客套话,敬了三杯酒后,他便把自己的请大家来的目的说了出来。

  众乡绅一听又要捐钱捐粮,顿时心中就不乐意了。

  前几年谢学龙刚上任的时候,就拉着他们说要重修滕王阁,搞得众乡绅捐了一大笔钱,出了一大笔血。

  滕王阁去年才修完,没想到安生日子还没过上一年呢,现在又要出钱剿匪,乡绅们心里把谢学龙给骂了一万遍。

  骂归骂,但是大家没一个人敢说不出的,最后在谢学龙的紧逼之下,各家只能含泪再捐一次钱粮。

  谢学龙仅花了一顿饭便又凑了一万石的粮食,三万两白银。

  手中有了钱粮,谢学龙心中的剿匪计划也渐渐完善起来。

  现在就等七府的士兵了,等大军一到,自己便直接开拔袁州府,一举剿灭莫贼。

  ......

  谢学龙在筹备剿贼的事宜,莫谦这边也没闲着。

  他四处派兵入驻袁州府周边的村庄,每到一村便抄当地地主的家。

  地主家中除了能保留二十亩的自耕田之外,剩下的所有田地一律交公,谁敢不从就直接抓了下狱,家中财产田产一律没收。

  地主们没有一点办法,只能哭着忍痛交出手中的土地。

  交了土地还能活命,还能保住家里的财产,不交的话,那就真的啥也没了。

  莫谦这一招太狠了,短短十天时间,袁州府周边的西村镇,彬江镇,柏木乡,新坊乡,以及分宜全县,所有地主乡绅全部被洗劫一空。

  前脚士兵进村收田后,后脚马上就有义军主簿率人到各村丈量土地,清点人口进行分田。

  明月山大战之后,莫谦把自己所带的农民军改称义军,他所教的那三十几个童生在经过检验后统统封为义军主簿,专负责土地政策执行。

  为了让老百姓容易接受他的政策,莫谦还亲自撰写一本书,名字就叫均田策。

  书中内容非常简单,核心概念就一个——分田!

  只要家中有人的,就可以按人头分田,而且是平均分配。

  但是小孩子有点特殊,家中有小孩的须年至六岁才可分田,不过在六岁之前,村民可以向当地村集体申请保幼粮,六岁之后孩童必须上学,饭食由学堂提供。

  这个保幼粮很简单,就是官府为了给百姓减重而设置的,这样可以让村民放心生娃,不用担心粮食不够养不起孩子的问题。

  而且由于产妇怀孕之后无法劳作,所以莫谦把这个保幼粮直接从怀孕三个月开始便能领取。

  为了彻底让老百姓放心生娃,莫谦甚至还设立了产妇专用产粮,每个孕妇在怀孕三月至孩子两岁前,每月可以领米三斗。

  有了这双重保障,就不怕老百姓不生娃。

  果然,莫谦的这一政策一经发布,立刻在百姓中引起巨大的反响。

  有的百姓甚至不远一百多里地亲自跑到温汤镇来感谢莫谦,一个七十多岁的老人更是说道:“老夫我活了七十有三,还从未见过如此仁义的主公,莫公真乃圣人也!”

  一时之间莫谦在袁州府当地的声望达到鼎峰,老百姓只要一看打着莫字旗号的义军,无不箪食壶浆。

  一个月内,莫谦便把袁州府周边八个县镇乡的农村给整合完毕。

  如此效率简直堪称神速,当然,这跟莫谦在当地施展的政策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这一个月,莫谦每日外出,事无大小皆亲力亲为,而且身边必带着被他俘虏那群官员。

  经过一个月的相处,几名官员对莫谦的形象直接来了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萍乡知县程之敦更是坦言要拜入莫谦麾下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