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九十六章

    放榜就不需要大家集体出动了,尤其沈翠因为连着赶工,脸色确实不大好。

    她自己心里也有数,看着体质掉了3点,就不准备再那么拼命了。

    就只让卫恕和卫奚两人去看榜,她负责观察就成——水云村和县城离得近,还算在同城范围,所以她能看到他们的Q版小人,加上能看到他们的心情值,其实已经能知道许多东西。

    兄弟俩去看榜之前,都有些忐忑,卫奚这当事人更紧张一些。

    后头看到结果了,两人的心情值都上涨了很多。

    沈翠把光幕上的画面一放大,果然能看到那长长的条案上,卫奚的名次出现在了第一个!

    她也跟着高兴,已经在想着今日该怎么庆祝了。他们兄弟肯定不乐意她破费,今天又特地提出只他们二人去,多半是要自己张罗吃食回来。

    她边做针线边想着事儿,抬眼却发现兄弟俩站在榜前没动,卫恕的心情值狂跌,卫奚倒还好,拉着他不知道说什么。

    可惜系统的观察功能只能传回来图像,并没有声音,所以沈翠也不知道发生了何事。

    一个时辰后,卫恕和卫奚提着东西回来了——如沈翠所想,卫奚之前就猜着自己应该考的不错,书院里肯定要张罗庆祝一番。

    前头沈翠不肯让周氏贴补,觉得周氏赚的是辛苦钱。

    其实在他们看来,沈翠每个月只收他们兄弟二十两生活费,却要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们读书和生活的方方面面。

    他们又哪里舍得让她贴补?

    于是看完名次之后,两人就还去了之前卫恕常去的酒楼,置办了一些热菜和好酒,打包带了回来。

    知道喜讯之后,大家自然都高兴不已,尤其这不仅是属于卫奚一个人的好成绩,更也是书院的一次证明!

    因没有外人在,吃饭的时候也不用讲究什么规矩,劳不语自斟自饮,美滋滋道:“下午晌我就给我那师兄报喜去。”

    青竹书院今年也有人下场,他们这边知道名次的时候,凌青明自然也得了消息。

    劳不语这所谓的‘报喜’,当然是去要去他面前嘚瑟一下。

    他这性子有时候跟孩子似的,大家都习惯了,倒是卫恕在旁边欲言又止。

    等到大家都吃的差不多了,沈翠就找机会把卫恕喊到一边,问他是不是看榜的时候遇到什么事儿了?

    卫恕是个直性子,做不来弯弯绕绕的事儿,他懊丧地道:“小奚说别提的,但山长既自己看出来了,我也不瞒着了。”

    原来他们今日从村里出发去看放榜,那会儿榜前已经聚集了不少文人书生。

    前二年的案首,不论是穆云川还是宋尧,都算是远近闻名的才子。

    而今年,大家都对卫奚这个名字有些陌生,已经在议论起来。

    “我记得去年案首和第二都是青竹书院的学生,今年这卫奚是不是青竹的?怎么好像从未听人提过。”

    “不是,这个卫奚我有印象!参加过书院大比的,好像是咱们这一个小书院的,叫翠啥来着……”

    “叫翠微!”有人抢着回答,“这个书院我知道,是在村里办的。所以在城里无甚名气。办学时间好像也不过才两年。”

    议论的人多了,自然有人泛酸,“两年就能培养出一个县案首?这是走了哪门子狗屎运。”

    这种自己考不好就怪别人走狗屎运的言论,卫恕和卫奚也就当笑话听。

    但后头有人来了一句,“去年得第二的卫恕,你们知道吧?一笔写不出两个卫字,卫恕和这卫奚是亲兄弟。”

    “那兄台你就更把我说迷糊了,他们兄弟俩,天资都这么高,怎么不同去青竹,而是让他弟弟去了名不见经传的翠微?”

    这话听得卫恕心中哂然。这些人读了几年书,就觉得了解天下事了——青竹是名声更响,办学时间更长,许多人梦寐以求都考不进去。但难道就不许人更喜欢别的书院?

    翠微有多好,根本不是言语可以形容的。要不是有王婆卖瓜,自吹自擂的嫌疑,卫恕都想直接和他们分辩分辩了。

    卫奚既已知道名次,也不管旁人怎么酸他,就准备拉着卫恕离开。

    没想到这些碎嘴子还在那儿一个劲的说,有人甚至猜测,是不是这兄弟俩不合,所以才不在一个书院?

    前头点出他们是亲兄弟的那人接着道:“听说这卫恕呢,从前确实是在青竹书院的,不知道后头不知为何不在那儿了,日常就出入翠微了。”

    此时那些人已经不在管什么名次了,只把这当场茶余饭后的八卦事听。

    而前头挑了话茬的那人却悄悄退了出去,兀自留下这些人猜测。

    “到底怎么回事啊?”

    “难不成是凌山长不肯收他弟弟,所以卫恕从青竹学到了什么,偷偷去翠微传授他弟弟了?”

    “别说,还真有这种可能。不然这种默默无闻的小书院凭什么两年培养出一个县案首?”

    “那这凌山长也忒好性儿了。自家书院的东西那可都是宝贝!怎么能轻易传授给外人?”

    “我前头看书院大比的时候听人提过一嘴,翠微的先生好像是凌山长的师弟,所以他们两家也不算是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