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风雨操场因为原先那件事确实闹的满城风雨,这个操场也因为这个关停过一段时间,但后来上面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紧跟国际潮流,因此把两所学校合并为一所学校。

    取了个新名字——雍州中学。

    原先停用的风雨操场也重新启用,还另外修建了许多健身设施在里面,另外建了个大玻璃斗篷把整个操场罩在里面,这下子不论刮风下雨都不会影响到里面的人了,“风雨操场”这名字也是真正的“实至名归”了一次。

    因为雍州城第一次出现全玻璃的大建筑,一时间成为全城的标志性建筑,再加上两所学校合并后,受以前历史的影响,学校的情侣都喜欢来这约会,又有向克承父母的事例在前,导致促成了许多佳话。

    因此,许多其他州的男男女女慕名来到雍州中学读书。

    话说回来,雍州城也确实因为这个建筑吸引外来人员,也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本地经济的发展,真不知道谁想出来这么稀奇的创意。

    而张子元也是因为这个被吸引过来的,不过不是建筑吸引她,而是雍州中学一贯开明和开放的学校风格吸引了她。

    张子元本来在晋州待的好好的,但和张子元关系最好的三哥张子亨马上要来雍州做生意了。

    她不想在家受父母的管教,平常在家有张子亨顶在前面,会给她打掩护,所以也过的挺自在的,但自从张子亨来雍州后,家里大哥在外游学没回来,二哥是医生整天忙的脚不离地,她一个人在家实在烦闷,所以坚决要求要到雍州第一中学来读书。

    张允赫是前朝举人出身,张家又是本地乡绅世家,家教自不必说是相当严的。虽然张允赫也接收了一些西方教育,韩菁也是紧跟时代潮流的时髦人,再说张子元上头有三个哥哥,她是最小的又是唯一的女儿,家里对她的管教并没有前面三个儿子严,可她这个人一向反骨惯了,一点点约束都受不了。

    以前有她三哥在家一起分担父母的唠叨,但现在张子亨一个人去雍州了,独留她一人在家,想想就可怕。

    于是软磨硬泡,使出浑身解数撒娇撒痴,再加上再三保证这才让韩菁松了口。

    韩菁一向对自己这个老来女宠溺非常,从小到大只要不是什么太过分的要求她向来都会答应她,再说她母舅家还有亲人在雍州,因此这才松口。

    而韩菁也很轻易的说服了张允赫,张允赫是个很标准的中国式丈夫和父亲,信奉男主外女主内的管家模式。平常话不多,小事他不管,大事他才出面,对于女儿想去雍州读书这事不大也不小,既然妻子有了自己的思量和决定,他也就同意了。

    于是,韩菁得到丈夫的同意后,就立马联系了在雍州的表妹,夫妻俩不放心,亲自把女儿给送到了雍州城。

    说起来,涂敏蓉是韩菁大舅舅的独生女,继承了涂家布庄。韩菁大舅舅去世时,涂敏蓉也才二十岁,什么也不懂,也亏得是得了韩家的帮扶才堪堪稳住局面,为将后涂敏蓉执掌涂家布庄大权打下了基础。

    两姐妹年龄相差不大,基本是从小玩到大的,又都是各自家里的独生女,因此这自小的情分非常。后来在韩菁嫁人生子后才慢慢淡了下来,但两人逢年过节也还会拜访,也都有书信来往,所以这交情也没有断。

    两姐妹这么些年不见了,很是叙了好几天的旧,又是逛街买衣服首饰又是去游玩各大酒店景点的,当然,主要是为给张子元采买这段时间在雍州读书的衣服饰品,自己的东西倒是买的少些,但两人依旧忙的不亦热乎。

    张子元其实挺烦这种忙忙碌碌的逛街的,首先就是腿受不了,她实在不能理解,她一个穿平底布鞋的都受不了这么长时间的走路,那两个人穿的还都是高跟鞋,是怎么做到健步如飞?

    可怕!

    每到一家店,张子元第一时间就是找个位置坐一坐,揉着酸痛的腿,无奈又不耐烦的看着韩菁和涂敏蓉买来买去,因为和涂敏蓉不熟,她也不好在韩菁面前发作起来,要换了平常,她早就不耐烦的直接走人了。

    于是,到了傍晚,张子元就特特找到韩菁,这几天涂敏蓉和韩菁真真是形影不离,刚才要不是布庄有事,她估计都很难找到时间和韩菁独处。

    说实话,她其实隐隐有些吃醋和难受的。

    在家里,韩菁都是围着她转的,以前家里虽然有三个哥哥,但他们年龄都比张子元大了许多岁。

    自张子元记事起,大哥就在外游学,所以她对大哥一直都挺陌生的,二哥学的是医科,在家倒是在家,可就是忙,忙的脚不离地的那种,虽然二哥对她也很好,但也没有很多时间和她相处。

    这两个哥哥在她记事后要么在外面,要么已经成人,已经不需要她娘太多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