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午夜十二点的钟声响起,沈奕作为一名矿工,每天都会在这个时间点出门上班。沈奕所居住的居民楼在D市东侧田东街道内。

    田东街道,在1980年前后,是整个市区最繁华的地方,那里有全省最大的造纸厂、木材厂、纺织厂,最高峰有一万多名工人居住在此,热闹之极。后来因为政府经济重心的转变,这种轻工业受到冷落,加上改革开放,外来商业的冲击,几个大厂相继倒闭。如今的田东到处是萧条的景象,下岗工人没有了经济来源全部拖家带口奔赴外地谋去生路,一栋栋闲置的居民楼随处可见。

    沈奕居住的纸厂家属楼也是一样,以前上班都是单位分房子,他们一家三口的房子也是其父亲死后留下的职工用房。

    家属楼的结构就是八十年代最常见的筒子楼,家家户户烧饭做菜都走廊里,屋子只能供人居住。别看这里只有六层,却能容纳下整整六十户。但实际居住的不到三分之一,沈奕这一层也只居住了两户。

    “吧嗒”沈奕穿戴整齐打开了手电站在了走廊里朝楼梯走去。

    “吱呀,吱呀”

    走廊里传来及其刺耳的金属摩擦的声响,由于是老的居民楼,周围根本没有光亮,沈奕揉了揉耳朵,朝发出声响的地方走了过去。

    “有人吗?”沈奕试探性的说了句话。

    “吱呀,吱呀”声响伴着夜幕,听起来极为恐怖。

    “咕咚。”一声闷响。

    沈奕赶忙拿着手电筒走到4号房门前,用手电筒朝屋内照去。突然一个身披床单,面部狰狞的女孩脸出现在他的眼帘。

    “啊~~~~~”

    沈奕惊慌中一屁股坐在了地上,动弹不得。

    二十分钟后,派出所最先赶到现场,并拨打了急救电话,经过急救中心的确认,女孩已经死亡。秦明四人也在案发后的半个小时之后接到了指派。

    秦明一下车就问道

    “张所长,搞清楚死者的身份了么?”

    “基本知道了,死者名叫高莹莹,13岁,和母亲在一起租住在这里。死者的母亲是一名小姐,名叫高翠娟,36岁,在我们辖区的四号巷开了一家美容院,说白了就是做一些皮肉生意。”

    “你们到达现场时是什么情况?”

    “我们接到一个叫沈奕的报案,说在这间屋内发现了有女鬼,从他说话的状态看,应该是被吓的不清,我们也没有耽搁,就直接来到了现场。

    到达这里后,我们发现房门是从里面反锁的,根本打不开,当时我们拿着手电筒从窗户朝里面看了看,正好看到一个女孩脸色发青的躺在地上,我们担心女孩是突发什么疾病,就赶忙用破锁工具撞开了房门,并通知了120急救中心,后来经过急救中心确认,女孩已经死亡。随后我就派人保护了现场,通知你们过来。就是这个情况。”张所长介绍道

    “行,我知道了,小龙,咱们上去看看再说。”秦明吩咐道

    筒子楼呈坐南朝北方向坐落,中心现场位于该筒子楼的顶层4号房间,该房间的西侧自东向西以此为3号房间、2号房间、1号房间。报案人沈奕就居住在1号房内。中心现场四号房的东侧自西向东依次为5至10号房间,整个一层的最东侧是楼梯。

    4号房的房门分内外两侧,外侧是一个铁管焊制的镂空栏杆门,内侧是一扇铁皮防盗门。整个屋子的结构也分为东西两间,西边一边是客厅,摆放了一台冰柜、一个电视柜,一套布沙发、一张茶几。东边一件便是卧室,卧室内摆放一张大衣柜、一张双人床、一个梳妆台、一部电话以及一些杂物。

    房间的北侧墙面上分别有两扇窗户,呈开启状,房间南侧墙面有一扇窗户,已上锁。

    龙正昊走到六楼,拿出足迹灯照相地面。

    “水泥砂岩地面?还真么多坑?这根本遗留不下足迹”

    秦明闻言低下头看了看

    “就算能留下也没办法辨别,‘120’一帮人都过来了,现场估计已经被破坏的不成样子了”

    “这些派出所的人也真是,通知他们来干嘛?”龙正昊有些不爽

    “说白了就是怕担责任,如果小女孩在屋里没有死,而他们没有打急救电话,到最后导致她延误了抢救时间,这个责任可就大了,所以这些派出所的老民警机灵着呢。

    假如这是命案,那就由刑警队办理,派出所最多负责外围打打杂,至于案件破掉破不掉他们不需要担心,因为他们不是案件的主办单位。

    假如这不是案件,那就更好办了,直接让家人处理一下尸体就解决了,他们派出所更拍拍屁股不用问事。所以他们通知急救中心我一点不感觉奇怪”大林在一旁分析道

    “我到真希望不是案件”龙正昊撇了撇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