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谁也不知道这声音是从什么地方来的,因为在视线范围内,什么也没看见。又走了一截,只见公路被一个房屋大的石头堵住了。

    人要是倒霉来,吃冷水都塞牙缝。好端端的,怎么会落下这么一大块石头堵住路呢?这一幕,就好像是有人故意制造的一样。

    这样的大石头,单靠当地的群众,没有炸药,没有好使的工具,根本就搬不开。等政府找人来搬吧,至少也得等上两三天。

    我们这一伙人,脑袋都是悬在裤带上的,稍有闪失,这条小命就会灰飞烟灭。我们不能干等下去,反正,离落红镇也不远了,干脆弃车步行。

    把车停在路边,背上行李就出发了。这里,全是高山溪谷,要是沿着公路走,不知要走到猴年马月。我们选择抄近路。山里的路,开车不一定就比步行快。

    天已经黑了,一伙五人,走得大汗淋漓,精疲力竭,还是没走到落红镇。只能先找个村子,借宿一夜,明天再赶路。

    不远处就是一个村子,村里还有几点星火。来到村口,遥看夜色中的大山,那星星点点的万家灯火,就像一颗颗夜明珠,镶嵌在大山的每一个角落。

    来到一家门前,只见窄小的窗子里,射出一道微弱的灯光,这是煤油灯发出的光。

    倩倩轻轻敲了敲木门。“咯吱”一声,门开了,出来一个老太婆。老太婆佝偻着背,满脸的皱纹就像一道道小沟,老太婆端着煤油灯,有气无力地说:“谁呀?这么晚了还敲门!”

    倩倩走上去,很客气地说:“老奶奶,我们是过路人。天黑了,想在你这儿借住一夜,天一亮就走。不知道,方不方便?”

    老太婆把灯贴近倩倩的脸,看了看才说:“哦,是借宿的。那,你们进来吧!”

    屋里,除了一口吊在柴火上的吊锅外,什么东西也没有,就连坐的凳子都没有。我们只好围着火塘蹲下。

    老奶奶问道:“你们是从哪里来的?好像不是本地人。”

    倩倩说:“我们是从昭通小城来的。”

    “昭通小城!我年轻的时候,到过哪里呢。”老奶奶的语气中,带着无比的自豪感。

    这也难怪,这些山里人,尤其是上了点年纪的老人,有的人,一生中都没有出过大山。

    为了拉拢关系,我说:“老奶奶,我和这位戴眼镜的同志,还是你们这儿的老师呢。”

    老奶奶一听,非常客气地说:“你们两个是可朗小学的老师,真是太好了!你们先坐一会儿,我去弄点吃的!”说完,起身进了卧室。

    倩倩说道:“想不到,你们这些臭老九,还蛮受欢迎的!”

    我和星仔觉得自豪无比,带着几分傲气说:“我们不是臭老九,而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老奶奶端着一簸箕黑桃出来,放在地上,说道:“咱们这些山里人都很穷,没什么好招待的,随便吃点黑桃吧!”

    我们一边猛吃黑桃,一边闲聊。而老奶奶呢,只顾往火力加柴,煮着吊锅里的东西。吊锅里发出哒哒的沸水声音,不时还冒出一绺一绺的白气。

    一番狂敲猛吃,一大簸箕黑桃就所剩无几了。

    老奶奶家只有两间卧室,一间归老奶奶,一间归我们五人。五个人挤在一间屋里,发生什么事情,也好有个照应。大伙躺在席子上,排成一排,就像排大蒜一样。

    倩倩问:“这些人真淳朴,那么好的东西也舍得拿出来招呼陌生人!”

    老赵好奇地问道:“你们说说,老奶奶锅里煮的,是不是野鸡?要真是煮野鸡,明天就有口福了。”

    星仔笑呵呵地说道:“没想到,你这个老道士,还蛮馋的。”

    老赵一抹口水:“地地道道的野鸡,有钱都买不到。城里卖的野鸡,都是家养的,没味道。”

    ……

    天亮了。大伙精神都很好。

    老奶奶早就起来了,看见我们,向打招呼说:“老师们,还早着呢,怎么不多睡一会儿?”

    倩倩说:“老奶奶,我们还有事情,就不打搅了。”

    老奶奶皱了皱老脸,脸上的皱纹就更深了:“这儿离落红镇还很远,你们最好吃了早饭再走。”

    我们去意已决。临走的时候,老奶奶把一包东西递给我,说:“这是我昨晚煮的肉,你们路上吃,味道很美的。”

    我把那包肉收下,放进背包里。为了感谢老奶奶热情的款待,我们要给老奶奶一些人民币,可是,老奶奶怎么劝也不要。既然不要,我们也没撤了,只好把老奶奶的“好”记在心里。

    走了一程,我一回头,只见老奶奶还站在路口,对着我摇着手说:“人民币,我用不着!要送,就送我一些阴钱吧。”

    那声音非常小,可是,我却清清楚楚地听到了。而且,那声音透着一股寒气,就像从冰柜里冒出来的一样。

    一伙五人顺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走,路越走越窄,两边的树也慢慢地多起来,我们进了一片林子。

    老赵有些吃力,说:“你们两个臭老九,是不是走错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