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床上的人动了动,随即缓缓爬了起来。

    短短几天的时间里,昂首阔步的沈大人,就变成了一个背脊佝偻的老人,满头白发因为没有得到精心的打理而显得格外凌乱,里面隐约还能够看到跳蚤一类生物的痕迹。

    “我小瞧了你。”沈一焕平静地道。

    沈青薇没有说话,只是静静地注视着他。

    其实她也不是很清楚,自己今天为什么要来天牢一趟。只是内心的某种冲动驱使着她来了这个地方。

    “你很像我,各种意义上的,”沈一焕抬起一双苍老的眼睛看向沈青薇,“是我不够了解你,如果我知道你有今天这样的能力,即使你是女子,我也会把你当做继承人来培养,可惜现在说什么都迟了。”

    沈青薇无法判断他说的话是真是假,但不可否认的是,她的确是从他的话里,得到了几分被承认的欣慰。

    “……抱歉。”她道。

    沈一焕摇了摇头,“不,不用跟我说抱歉,你也没有对不起我。是我对不起你,如果我没有忽视你,如果我能够对你和青蓉公平一些,也许我们也不会走到今天这样的地步。”

    他笑起来,“说实话,如果我是你,或许也会做出同样的选择,所以我才说你很像我,各种意义上的像我,我们都是为了权力,能够将一切东西都踩在脚下的人。”

    不,我不是——

    沈青薇很想否认,但她最后还是讲到了嘴边的话咽了下去。

    她无法否认。

    即使她并不是为了权力扳倒沈家,但在外人看来,她的确是靠着扳倒沈家这件事情,成了皇帝身边的宠臣。

    她不是没听见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有说她是大义灭亲的英雄的,但更多的人,都认为她做出的事情,有违伦理纲常。

    她是个背叛者,她是个为了权力,将自己的一家人,包括父亲在内,都送上死路的人。

    她的沉默对沈一焕来说是种默认。

    他抬起头,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打量着站在过道里的沈青薇。

    火把燃烧的光并不明亮,至少不足以让他看清沈青薇的整张脸,他只能在闪烁变换的火光中,勉强看见她的轮廓。

    在打入天牢之前,他其实已经不太记得自己这个女儿的模样了。

    自从沈青薇被他送进公主府之后,他就当自己没生过这个女儿,当沈府从未存在过这个人,直到沈青薇以钦差大臣的身份站在他的面前的时候,他才恍然意识到,眼前身着官服的少女,有着一张和他十六年前深爱之人相似到了极致的容貌。

    唯一不同的,大概是十六年前那双漆黑的眼睛,总是盛满了忧伤,而这双眼睛里,他看见了对权力的追逐和渴望。

    这是一双他曾经在镜子里看到过的眼睛——他自己的眼睛。

    他为自己没能够早日发现沈青薇这一点而感到后悔,如果他能够早点发现,而不是将其送到赵星月的手中,那么此时沈青薇这把利刃对准的方向,就不应该是血脉至亲的胸膛。

    同时,他亦感到庆幸,庆幸自己有这样一个女儿。

    他曾经无数次怀疑过沈青薇是不是自己的女儿,因为那个女人的不忠,但当他见到沈青薇的眼睛的时候,当他真正看见那双眼睛里藏着的野心和**的时候,他发现自己找到了比滴血认亲更好的确认血缘关系的方法。

    他们对某些东西的追求是一样的,即使沈青薇现在还不愿意承认。

    他很高兴在自己死后,他身上的某些特质还能够被遗传出来。

    输在沈青薇身上,他觉得不冤。是他走得不谨慎,才把这么一把好刀,送到了敌人的手里。

    而赵星月姐弟花了十多二十年来对付他,其中耗费的精力,他或许应该道一句值得。

    “我会叫他们安排好你的伙食,至少在问斩之前,我会尽可能的让你过得体面,”沈青薇顿了顿,“……父亲。”

    她转身离开,受不了天牢的阴森和压抑到了极致的气氛。

    沈一焕的声音在她身后响起,“狡兔死走狗烹,赵家的人最擅长过河拆桥,卸磨杀驴,沈大人……”

    他的声音远远飘进沈青薇的耳朵里,“祝你平步青云,步步高升。”

    ……

    沈一焕的倒台意味着一次大清洗。

    次年,皇帝开了恩科,为朝廷吸纳了更多新鲜的血液。

    整个大庆焕然新生,尽管许多地方都发生了动荡,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不少地方都为之流血,但至少在新的一年里的时候,它焕发出了勃勃生机。

    沈青薇毫无疑问的成了皇帝的宠臣。

    皇帝组建了一个直接隶属于他的监察司,沈青薇成了整个司的司长,没人知道监察司到底有多少人,大家知道的只是监察司的成员可能是他们身边的每一个人,也许是路边不起眼的一个乞丐,也许是给他们端茶倒水的小厮,甚至还有可能是他们耳鬓厮磨的枕边人,他们唯一知道的,大概就是他们任何的风吹草动,都逃不过监察司的眼睛。

    几乎没人不恨监察司,尤其是那些逃过了董氏一族和沈一焕一脉两次清洗的人。

    他们迫切地想要将监察司打压下去,造谣,诽谤,奈何沈青薇始终不动如山。

    她是女子,孤身一人,即使她掌控了权力,也不会像男人一样,被传出有谋朝篡位的野心,即使曾经有一个女人打算那么做——董太后。

    但说到底,董太后也不过是董家摆在明面上的棋子,她的所有意见和建议,都是董家和沈一焕的博弈,而非她自己的决定。

    她不是个精明的女人,也许在宫斗的时候,跟女人们争宠的时候,稍微有点脑子,但这点脑子绝对不够支撑她掌控朝堂,事实上,若非为了制衡沈一焕,免得他一家独大,连她身后的董家,都未必会被人放在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