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锦瑟的耳朵边儿多了一个新称呼:“妈妈——”

小石头羡慕李新国扑进他妈的怀抱这样叫,他想学,声音弱弱的,没打算一直这样叫下去,他还是适应叫“娘”。

可是殊不知,这一声弱弱的“妈妈”,一下子把锦瑟的眼泪逼了出来,原本脸上挂着的完美笑容登时崩溃。

幸亏就目前的场景而言,这样潸然泪下的绝对不止锦瑟一人,李新国的亲友团个个红着眼睛呢,包括陪着李家人过来的一位小民警,和带路的林有财与另两个村干部。

小民警就是上次林锦瑟报案时接待她的那位,率先介绍起了双方:“李站长,马老师,这位就是帮忙找到又照顾孩子的林同志。”

锦瑟擦了擦眼,打量同时望向她的两个当事人。

还以为是一对多糊涂的父母呢,把孩子丢了两天都没去派出所报案。结果这对父母看起来人很精神,透着一股子干练劲儿。

“李站长”三四十岁的模样,上身穿一件白色的确良半截袖衬衫,透出里面套着的白色跨栏背心的轮廓,左右胸前有兜,右兜隐约透出几张折叠的纸票子,左侧兜盖上别着一只钢笔,一看就知道是个文化人。

脸上也白嫩,应该长期坐办公室,眼神可能不好使,看人的时候总是眯缝着眼睛。

“马老师”的眼睛瞪得圆溜溜,但也看不清锦瑟的长相,因为婆娑的眼泪阻挡了视线,她努力去擦拭,别到耳后的齐肩短发微微飘摇。

这是个很有风致的女人,头发四六分的一丝不苟,没留刘海儿,齐齐的在耳后别着,两根最普通的黑色卡针起着固定作用。

穿着特别时髦,宽松的短袖、简单的圆领、横条纹,带布腰带的连衣裙,此时拥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布拉吉”,据说是苏联女英雄卓雅穿的衣服。

裙子略长,脚蹬一双方口黑皮鞋,平底的,蒙了层土尘。

如果不是事先知道她是李新国的母亲,锦瑟没准儿要以为她没结过婚,还是个十七八岁的大姑娘。

终于把眼泪擦干净的马老师,布拉吉一飘一转,就上前来紧紧抓住了林锦瑟的双手,挣都挣不开的那种力度。

“谢谢您林同志,太谢谢了!”

眯缝着眼睛看人的李站长紧跟着表达感谢:“林同志,幸亏您热心帮忙……”

不但有口头感谢,李站长马上送上了礼物,两瓶玻璃罐的麦乳精,还有两个白色瓷瓶,瓶身上红彤彤的标签,锦瑟没太关注,连连摆手摇头拒绝。

这对父母算靠谱儿的,他们身后的亲友团里却出了不和谐音儿:“啧啧,咱家新国怎么就跑到这个乡下旮旯来了?怕不是叫拐来的吧?还谢她……”

高声的低声的应和声此起彼伏。

马老师的脸色涨红,扭脸低声警告:“二弟妹,你不要乱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