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唯有一点。

    西晋皇陵多以精巧构造为主,并不追求“气势”上的宏大。

    面前这处带有西晋特殊色彩宏伟建筑更像是,把已经现世且进行过保护性挖掘的晋文帝崇阳陵放大了十数倍。

    目光跳过石桥,正殿下方有十三道石阶,左右足有五米之余的宽大石阶,两阶交接之处层次分明,重叠延伸至上。

    十三道石阶,代表古时十二个时辰,超出的一道意味着前方是真龙天子之门,不受日月侵蚀,万代无疆。

    延伸的尽头处,正是被六根红楠木盘绕的正殿石门。

    巨大的石门左右分别矗立着两尊雕像,远观似人形,并非麒麟异兽,着实令人费解。

    看到石门未遭破坏。

    胖子表示很奇怪:“不对劲,好几波人来过的地方,大门都没破开,难不成他们是飞过去的?”

    对于这个情况,早已在我意料之中,自打那成堆的白油纸人出现,便知通过这条水路到达的很难再是龙泉古墓的后门。

    秦时文字的主要载体为竹简,木牍。锦帛亦可记录文字但其造价极其昂贵,是贵族方能所用,并不流于市井。

    这样的时代背景下,生产出大批的具有防水效果白油纸,那几乎是不可能发生的事情。

    暂且称呼面前的是一座西晋古墓,这座一反常态极且其罕见的西晋宫殿陵寝隐隐中透着一股子邪气!

    关于司马家族至今流传着带有极强贬义的一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

    司马家族弑君篡位亦是历史长河中一块微微出水的沉河巨石,任凭几千年,何朝何代的冲刷,他弑君谋反,不忠不义的名声也永远丢之不弃。

    遥想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裹挟大汉皇室宗亲,亦成为一代枭雄,却至死未敢称帝。

    天道有轮回,汉曹接替,晋篡魏属。

    自晋朝之后,司马家族篡位之兴始,使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朝代的更替都变为更加的不忠不义。

    直到刘裕再次篡位将司马家族赶尽杀绝,屠戮灭门方可解恨。

    司马篡魏,亦是司马懿用尽一生下的一盘通天大棋。

    天时地利人和,那曹魏的几位短命皇帝除了曹丕以外,均被司马家族死死的按在棋盘上,不能自拔!

    暂且不提那曹魏王朝几位短命的皇帝,我对于西晋的陵墓葬穴风水结构虽不敢自称全然了解,却也有着独特的见解。

    面前这座时不时透露出股股邪气的庞然大物,在当时的晋朝实属极为罕见的地宫格局,毫不夸张的说,可以称作为“异类”。

    一时难以想起晋朝哪位皇帝能有如此的大的手笔,即便是那晋文帝主墓室宽才不过5米,更不用提西晋的哀帝,

    哀帝是一位典型的昏庸无能的皇帝,只懂吃喝玩乐,亦为西晋的败落之帝。

    掰着手指头往回捯饬了几轮,西晋满打满算就那么几位皇帝老儿,既然不是他们,莫不成是司马家族的亲王?

    可又是哪位亲王敢欺下瞒上,私造地宫?先不谈他从何而来的财力人力,就拿这罪名来说,无异于谋反。

    龙王发兵讨河神--自家人不认自家人,还是谋反自己的老祖宗!

    而且这地宫格局在当时司马家族的一贯风格里,实在显得格格不入,纯属大腿上把脉——瞎搞。

    十三道石阶是经历过登基大典的真龙天子方可驾驭,一个亲王如果敢如此造势,只能说明一个问题,他在阳间由于种种原因无法称帝,

    只能寄托希望于在另一个世界称王称霸。

    西晋王朝只有短短五十一年,却传四帝,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能给与他人恩情的不在少数,但能做到即刻不再提起的却寥寥无几。谁说受恩者记忆深重,有时候施恩者更则若然。

    西晋八王之乱皆因此而起,宗室皇亲各自为了一步登天,犹如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血管里流着一脉宗亲却寡恩背义,自相残杀。搞得民不聊生,迁移而入的胡人也趁机反叛,最终酿成大祸---五胡乱华!

    五胡乱华堪称史诗级的灾难,甚如近代二战中的德国屠犹!这种灾难对任何一个种族都是灭顶之灾!

    回忆往昔,晋朝八王之乱,大唐安史之乱,北宋靖康之耻,元代四等之民,清之剃发易服,都是中华文明源远流长发展之中的极为浓重深刻的一笔!负面影响亘久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