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上面这句话就是说,军队两旁遇到有险峻的隘口,湖沼,芦苇,山林和草木茂盛的地方,必须谨慎地反复搜索搜查,这些都是敌人可能埋设伏兵和隐伏奸细的地方。

    所以,这曾经的1105师四成降军不是随意放在某处让他们自行逃窜,而是要挑好地形,选好天时,让这次看似“放生”的行动,给予敌人最大的杀伤。没错,“放生”亦是杀伤。

    很多时候都是这样,对待敌人的狠毒往往不足对待昔日队友的百分之一二。

    恰巧,壹号主力与贰号主力地盘交错的地方,也就是引岗渠地带,那里芦荟丛生,沼泽区域遍布四处,只要将其中一支俘虏部队投放到那片区域,必然会得到奇效。

    相比较而言,比起减少揽翠峰天险的“附属”守军来说,彻底让贰号主力叁号主力彻底打消参战的念头更为重要。

    兵非贵益多也,惟无武进,足以并力,料敌,取人而已。

    打仗不是兵力越多越好,只要不轻易冒险进攻,并集中兵力,判明敌情,取得部下的信任和支持也就足够了!

    所以相较来说,揽翠峰上面的俘虏降军无论怎样同化都会像外人一样对待他们,毕竟统领揽翠峰整体防御的是我蓝军主帅,在这样短的时间内根本无法做到一视同仁。

    这样一来,当战争即刻发起时,这支“降军”就很鸡肋,如果派他们去最前线,恐怕不能尽情杀敌,反而临阵倒戈的可能性更大。但如果把他们置于后方,又要额外派出部队专门负责盯查他们的情况。

    一旦战局达到了不可逆转的情况之下,置于后方的降军很可能的集体哗变,到时候里应外合反而是我们给自身埋了一颗重磅炸弹。

    如果局势颠倒,兵力占优的是我这一方,那么这支降军的运用之处将得到最大发挥。

    但凡事无如果,如果这盘泾王棋局真的打的特别轻松,我反而不踏实了,在我的认为里,只要突破了这泾王棋局,使我们能看到魔音鬼打墙之外的真实事物,我想,那或许就是龙泉长生的秘密!

    泾王棋局不会因为我的严密思索而暂停,那来势汹汹的敌人壹号主力如同一张完全铺开的红色大网已经逼近我蓝军的全部防线。

    揽翠峰的计划不得有误,虽然我刚才早已下去命令,但是揽翠峰的任务艰巨,他们不得不从有限的部队中额外抽调人手,去押送这两支降军,其中俩支降军里大部分人都被赶下了山,其中有一小部分怎样赶都赶不下去,宁可当马夫,当伙夫就是不肯下山去,誓要与揽翠峰共存亡。

    能做到这种地步的人,只有两种可能,一是:他们是敌人之中最为忠心的精锐,他们忍辱负重,卧薪尝胆就是为了完全掩盖住表面的假象,深入敌人内部,做好蛰伏一生的准备,就为等待时机给予里应外合的内援。

    其二便是:他是真的被我蓝军的政策给感化了,完全服从于蓝军的指示。已经决定死心塌地的跟随我军,无论上刀山,下火海那都是心甘情愿的,只要再打起仗来,他们宁愿第一个冲上去。

    无论是这两点之中的哪一个,都不太重要了。因为如果是第一点,如果真的让他做内援的目的实现了,那说明揽翠峰已经陷入绝境,无险可守,这时候他做不做内援已经不重要了,因为兵力的不足是一开局就无法解决的问题。

    其二,即便是一小股敌人被我蓝军彻底同化,甘愿做最前线的冲锋士卒,那面对敌人来势汹汹的攻势,无异于是杯水车薪,对大局几乎无影响力。

    能否打赢这场战争,再次复现以少胜多的奇迹,反而要将希望全部寄托于那些即将要被赶到引岗渠附近的1105师旧部!

    果不其然,随着1105的旧部被我揽翠峰的守军赶到引岗渠的尚原一带,贰号主力立刻派出百名斥候四面八方赶来,就是要打探清楚这些穿着1105师军装的人到底是敌人假冒的还是真的被俘虏的降军。

    在几番打探下,斥候向上禀报可靠消息:确实是1105师旧部,无误!

    作为贰号主力驻扎在引岗渠的2209师师长,他疑惑到了极点,眼珠子如同风火轮般转动起来,他是想不明白,这揽翠峰专门派人把俘虏送回来,还是在即将大战的情况之下,这葫芦里到底卖的是什么药。

    其中一名副参谋说道:“师长,我觉得那蓝军主帅就是怕了咱们,想把降军主动送回来,给老壹号他们降降火,可谁知送错了地方,还把咱们的地盘给粘上了。你说老壹号他们都全军出动了,他们还这样做,这不是分明怕糊涂了么!”

    另一名副参谋表达出不一样的意见:“我看这其中有诈,先前两场作战,蓝军像是有了神仙帮助一般,每每险中求胜,化险为夷。而且是以少胜多的大胜仗,所以咱们不得不防啊!”

    2209师师长对这名副参谋的话上了心,赶紧问道:“快说来听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