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莫谦派了自己的五名亲信跟随白友松入了南京城。

  李泽听到莫谦没有接受他的投降,不禁心中有些意冷。

  白友松看李泽有些失落,赶忙又接着说道:“大帅,汉王虽然没答应,但是也没拒绝,咱们突然向他请降,汉王觉得咱们有诈,所以没有选择没有同意,但是汉王派了武鸣区亲信跟随属下入了城。

  五日后,汉王要求我把这五名亲信送回城外,到时候汉王便知道要不要接受咱们的投降了。”

  李泽一听,心中了然。

  他心里其实也清楚,一个守城的大将,手下掌管这两万兵马,守城大将忽然派人跟城外的反贼说:大王,我们想投降,还请你接受。

  是个人这会也不会相信的,这攻城战才刚刚打一天,哪有守城官兵第二天就喊投降的。

  而且南京城现在依然坚固,汉军想要攻破也不是这三五天的事情,起码得按月起步。

  一个月的时间,到时候南方各地的明军都会赶来增援,守住南京城,自然不是难事。

  但是在李泽看来,南方各地早就成了汉王的天下了,哪里还会有援兵,就算是有援兵,那也是从南直隶河南等地抽调而来的。

  现在河南一带李自成已经成了气候,在河南的各路兵马人数超过十万,但是却拿李自成一点办法没有,只能龟缩在开封洛阳等城中苦苦死守。

  南直隶的兵马也早已因为清兵入关和驰援河南给抽调了干净,此时此刻,南京城早就成了一座孤城。

  汉王手下要是真有个二三十万人,这南京城破那不过是迟早的事情。

  知晓朝廷底细的李泽当然觉得大明王朝已经日落西山,根本无力回天。

  这个时候,还不如找个有机会坐江山的新主人投靠,回头也能搏一个好前程。

  白友松把莫谦派入城内的五名心腹介绍给了李泽认识。

  李泽对五人是极为友好,命人给五准备了上等的住房,还自己自掏腰包,在城中的酒楼订了好几桌酒菜款待五人。

  此时的南京城内,秦淮河上的娼妓花船早已没见了踪影,但是城内的青楼却依然人声鼎沸。

  达官贵人无处消遣,有钱的贵族子弟整日无所事事,便天天在青楼等地闲逛,众人一会讨论女人,一会探讨当今时局,尤其以探讨汉王最为热闹。

  媚香楼内,头牌清倌人李香君正用小手抚琴,眼神既媚又美。

  他的阁楼内,正坐着十余名来自南京城内的青年才俊。

  其中一名长得最为俊俏的年轻男子在场中的气场最足。

  李香君不禁眼神一直飘向男子身上。

  听人说,这位公子哥是前户部尚书候恂之子,侯方域。

  此时的侯方域才刚刚二十岁,他刚被父亲赶到南京城来参加乡试,结果却没想到遇上了莫谦兵围南京城。

  作为户部尚书的儿子,侯方域自小便对朝廷的朝局耳濡目染,对于朝堂较为熟悉。

  二十岁的侯方域此刻正在台下款款而谈。

  他对众人说:“诸位不必担心,那反贼莫问肯定攻不进来,这南京城乃太祖亲自督工建造的,城墙的砖墙乃是从江西彬江镇烧制的特质砖块铸成,坚韧如铁。

  君不见,昨日那莫贼用火炮足足轰了一个时辰,但是聚宝门的城墙却是岿然不动,连一处坍塌之处都没有,可见城防之坚固。

  想要打入南京,那莫贼除非有百万大军,不然他就是再多的人来攻打南京,也不过是徒劳无功,白费力气而已。”

  “侯公子说得极是,我也认为那莫贼不可能打入南京,南京有长江天险,城池又高又深,他莫问才不过区区十万兵马,就想攻下有十五万大军防守的南京,我真怀疑那莫问到底懂不懂兵法,有没有读过孙子兵法。”

  “那莫问听说不过才秀才出身,他一个秀才才堪堪读过几本书,他岂能看得懂孙子兵法,是不是啊,诸位?”

  “哈哈哈,侯公子真是见解独到。”

  李香君看着侯方域侃侃而谈的样子,心中不禁觉得侯方域帅呆了。

  她心中暗道:“果然是尚书家出来的公子,果然比那些普通的读书人有见识多了。”

  在场众人都知道侯方域是前尚书的儿子,对他也多有尊敬,言语间也是恭维的多,夸奖的多。

  唯独一名身穿麻衣的男子不屑的说道:“侯公子此言差矣,那莫问若真是如侯公子所说的如此无能,那他也不会在短短三年不到的时间就成为我大明朝的头号反贼了。”

  侯方域听到这话,顿时神情一冷。

  他转头一看,谁一名坐下未席的寒门读书士子。

  “这位兄台,还未请教尊姓大名!”

  “应天曲希文。”麻衣男子拱了拱手。

  “原来是曲公子,失敬失敬,不知曲公子是何出身?令尊在朝中担任何职位啊?”

  曲希文听出侯方域言语当中的不屑,但是依然不卑不亢的说道:“家父早亡,普通农户,我是崇祯七年的举人。”

  一听到曲希文才不过是个举人,还是个农户出身,侯方域顿时脸色就没那么好看了。

  “原来是曲老爷,不知道曲老爷在何方高就?”

  曲希文脸色一红,有些没底气的回答:“暂无官职!”

  “原来是一白身,曲公子,今日在座的,不是六部九卿的公子,就是官宦世家的后人,你一泥腿子出身的举人,是谁把你请进来的?”

  李香君看到侯方域为难曲希文,赶紧起身解释说道:“侯公子还请息怒,曲公子是奴婢的朋友,曲公子的诗文在南京小有名气,今日座谈,是奴婢自作主张请他来的。”

  看着才年仅十五岁的李香君靠近自己,侯方域的鼻孔不闻到一股淡淡的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