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刘良佐听完游哨的禀报后点了点头,他说:“行了,你们这次也算有功,下去领赏吧!”

  “谢大帅!”

  刘良佐军中有一支三千人的骑兵,这些都是刘良佐辛苦培养出来的精兵,这三千人中有一半是自己的家将。

  刘良佐对他们可是极为大方的,不管是赏银还是口粮,那绝对是给的最多的,他能在跟北方流寇作战中一直处于不败之地,这些家将精兵们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五名游哨刚走,帅帐的门帘就被人拉开,是江西巡抚刘宗祥来了。

  刘宗祥一进来就问:“刘总兵,为何不率兵攻城,那清江县城小墙矮,你有两万大军,只需一个冲锋,便能将城拿下!”

  刘良佐听后不屑的看了一眼刘宗祥说:“巡抚大人,这打仗又不是小孩子过家家,哪有你想的那么容易,那清江县城是不大,可是里面有上万反贼,且个个都是精兵,兵法有云,十则围之,五则攻之,倍则分之。

  我才两万兵马,那城中就有一万反贼,你让我怎么去攻?

  万一攻上了三五天一直打不下来,反贼其他各路的援兵一到,我两万大军界时刚好疲惫不堪,岂不成了反贼案板上的肥肉?”

  刘宗祥一听这话气的鼻子都要冒烟了。

  这个刘良佐,他现在算是见识过了,打仗的本事有多少不知道,但是祸害百姓的本事绝对一流。

  这厮一入临江后便又开始纵兵抢劫,临江府北边村镇的百姓都让他祸害的差不多了。

  这厮每次派人出去抢劫的时候,都会故意把自己引开,然后派一队人出去抢劫,来临江府两天了,没杀过反贼一兵一将,惨死的百姓倒是多达上百人了。

  现在又按兵不动,刘宗祥不禁气的大声喝问:“刘良佐,你到底什么意思,陛下派你来是让你来剿贼的,不是让你来祸害我江西百姓的,本官一定要上奏陛下,把你这些天的所作所为都告诉陛下,让陛下治你的罪,哼!”

  说完,刘宗祥便甩袖而去,出了营帐大门后,刘宗祥对手下说道:“去,马上去告诉张应诰(广信知府),放浙兵入赣,火速前来剿贼!”

  “是!”

  刘宗祥已经对刘良佐这厮不信任了,在亲眼见过了刘良佐那败坏的军纪后,刘宗祥觉得崇祯犯了一个大错,那就是派刘良佐这个混蛋来江西剿贼。

  这个刘良佐,不等他开始剿贼,这江西不知道有多少百姓要被他逼成反贼了。

  思来想去,浙江那一万兵马还是得放进来,否则这仗真的不知道会打成什么样。

  幕僚带着刘宗祥的命令骑马快速奔往广信府。

  不过此时玉山知县沈世伦已经急的要骂娘了,因为城外的浙兵说再不给粮食,他们就要去抢了。

  沈世伦为了稳住这些浙江的兵马,把县里的官仓粮食都拿出来了,可是就那点粮食,根本不够一万人吃上几天啊。

  城外的浙兵在第七天的时候又断粮了,叫嚣着要攻城抢劫,沈世伦急的上窜下跳的,刚好这时,刘宗祥的命令来了。

  张应诰告诉沈世伦,说打开城门,放浙兵入赣,让他们去临江剿匪。

  沈世伦不敢耽搁,马上出城把这消息告诉了带兵的参将李士忠,李士忠一听这消息,顿时恼了。

  他指着沈世伦的鼻子骂道:“娘的,你们江西人把我们浙江人当什么了?想要我们来剿匪就请圣旨把我们调来的,来了又不让我们进城,搞得老子这帮弟兄在城外窝了快半个月了。

  现在你他娘的又说让老子去临江府剿贼,他奶奶的,你当老子是你家的丫鬟么,想怎么使唤就怎么使唤啊?想要我们去临江剿贼,好办,先拿两万两银子和一万石的军粮来,否则我马上带他们回浙江!”

  沈世伦没想到这李士忠突然玩这么一出,一时之间人傻了.....

  一万浙兵在玉山县呆着不往前走,刘良佐又按兵不动,这给了莫谦足够的时间调集南边的兵力北上。

  一营总兵卢照亲自领兵六千北上临江,他只留一千兵马在泰和据守,其余兵力全部带来了。

  吉安府的守军也被莫谦抽调北上,两万大军除镇守各地的兵马外,一万六千人全部集结在了临江府境内。

  莫谦安置兵马,府城清江县守军五千,新喻县五千,其余六千人驻扎在清江县东边的重镇樟树。

  樟树镇是天下药都,虽然是镇,但是规模跟城没啥区别。

  樟树在赣江南岸,清江县在赣江北岸,清江又有袁河作为护城河,刘良佐想攻也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得大军过河才行。

  两军就这么耗着,谁也不敢主动出击,都在等着对方出招,争取一击毙命。

  而此时,在赣江之上,一条小船载着一名五尺六寸高的壮汉正在快速南下。

  在壮汉身边放着两个大包裹,每个包裹里都渗出了鲜血。

  自打这名壮汉上船之后,船夫连看都不敢乱看,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壮汉可千万别把他给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