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18

    太康明帝八年春,一纸诏书千里加急的送到了安阳,诏书里头的内容,是要大庆把税权交给太康。

    奈涅和一干臣子商量一阵,无果。见识过太康的行事手段,奈涅不得已,在太康的诏书上盖上了自己的玺印。

    年末,早朝,百官齐齐下跪,请求奈涅举国搬迁到漠河以北去。奈涅大为不解,一番思量,回宫找到了正在默记幻术心法的参日。

    参日被打扰,也不恼,收了书看向一脸沉重的奈涅,“朝廷里又出了什么事?”

    奈涅上上下下打量着参日,“你不知道?”

    “我长日呆在你这宫中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能知道什么?”参日笑笑,“莫不是你草木皆兵了?”

    奈涅便不再接话,回到寝殿换了身寻常衣裳,一个人出了宫去。

    安阳城里做生意的的人还是有的,然而零零散散,不成规模。就连原先最为热闹的醉仙楼前,都是一派冷清模样。奈涅走上前去,上了二楼雅间,要了几碟小菜,那小二见他一人,也不多问,记了菜名就匆匆离去。

    小二端上菜来,奈涅问道:“我可是听说这醉仙楼里头多的是谪仙般的人儿,怎么今日竟一个也没有瞧见?”

    那小二略有些尴尬的挠了挠头,一脸愁容状:“公子难道不是大庆人?大邺那边强要了咱们皇上的税权,定的是四六税,一切收益,咱们都只能留下十分之四。养那些姑娘花费太大,养不起了。”

    奈涅心里其实是了然的,却又想要小二说得深些:“我当然是大庆人,只是病了大半年,一直在山里养着。”又转变了话题,“我们的皇上怎么又把税权也弄丢了呢?”

    小二却理解似的,“这也怪不得我们皇上,太康强势是人尽皆知的事情,它要变本加厉,谁也没有办法。毕竟,南方所有的零碎国家凑在一起也比不上太康的领土宽广。”

    外头有人叫着这小二,他应了一声打了个招呼就要出去,打开门又嘀咕了一句,“若是在北国,可能就好多了。”奈涅叫住他,小二转过身,讨好的笑着,在奈涅拿出几粒碎银的时候瞪大了眼睛。“这是犒劳。”奈涅淡淡说道。

    下午走得远些,出了安阳城。

    明显的,比起城外的人,城内人的生活好过的太多。那一场大战留下满目疮痍,太康的税又让人难以负担。是以,即便奈涅有大笔拨过国库里的银钱用以战后生产,村子里却依旧没有几栋坚实的房屋。

    奇怪的是,凡是有人居住的地方,都会有一个小小的泥人,泥人英眉剑目,北国人的长相。

    奈涅好奇,“这人长得这么奇怪,你不害怕吗?”奈涅问的是一个小男孩,头发刚刚及肩,却乱糟糟的没有打理,“这是神尊,会护佑我和我爷爷的,我很崇拜他!”

    “只护佑你和你爷爷?”奈涅抓住了小孩子言语间的漏洞。

    那小男孩忽的软了眉眼,“爹爹和娘亲,都被太康的坏人杀死了。”

    奈涅心下凄凉,也说不清那凄凉是对国民生活现状的叹惋还是对自己不能让大家安居乐业的责备。正纠结不已,倒是那小男孩儿,深深望了他一眼,拔腿跑远。

    奈涅无力的靠在白马身上,远方有人渐渐行进,逆光,看不清眉眼。

    手里头的泥人儿笑意浅淡,奈涅又想起了清早,满朝文物齐齐跪在他的面前,“以全江山,以保社稷,恳请皇上下令,举国北迁。”

    前传:未许经年(19)来的人正是参日,他取过奈涅手中的泥像看了看,说:“还是不太像神尊的。”

    奈涅带着怀疑的眼光看着参日,“我好奇的不是神尊的样貌。”又把头别开,“参日,你可以给我解释一下,神尊是怎样在我大庆境内发展起了如此庞大的信众群体吗?”

    参日有片刻失神,眨眼又笑若春风,盯着奈涅的侧脸说道:“大庆与北国隔得近,二者之间本就贸易频繁,想来神尊这一说早就传进了大庆才是。而现在太康暴虐,人们为了获得心灵慰藉,找出仁慈博爱的神尊来信仰以期解脱,也不足为怪。”

    “这么说来倒是合情合理。”奈涅一声冷笑,“那所有大庆人都家徒四壁怎么回事?人们口中高鼻梁蓝眼睛的北国人怎么回事?漠河北边的房屋,又是怎么回事?”

    一连串的问号让参日应接不暇,他组织了一会儿语言,开口时长长的解释却变成了简简单单的五个字,“你都知道了。”

    “我宁愿不知道。”奈涅冷冷开口,“我这辈子唯一用心去对待去信任的人,原来是别国安插过来的细作。参日啊参日,我真的不知道我该说自己什么好了。”

    参日迷蒙着眼,“我什么都没有做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