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深山里不单单只有兽人,精灵、矮人、食人魔,什么都可能遇到。当然了,有些种族和人族相对友善,至少不会一见面就杀个你死我活,比如精灵和矮人。

    申请了开拓权后,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在城市中招募一定数量的军队。皇室对于贵族招募军队的数量有一定的限制,领地越大,爵位越高,可以拥有的军队数量也就越高。

    以麦伦家族男爵的爵位,本来最多可以拥有的地方守军数量上限是500。麦伦申请了开拓权后,军队的招募上限则变成了5000,随着领地的增大人数还可以增加。当然了,这些额外的军队在领地里停留的时间不能超过3个月。

    麦伦没打算招那么多人,因为哪怕是最普通的步兵,5000人连装备带军饷一年也要10万金币。而麦伦之所以这么爽快的答应奥莉薇亚,是因为他想到了一个更快赚钱的方法。

    相对于这些老旧的产业结构,新思想、新型商业模式的出现才是敛财的捷径。麦伦凭借独有的商业理念和知识储备,完全可以在2-3年内完全垄断服装行业,这才是麦伦得以发展的关键。

    麦伦仔细分析过莱恩公国的服装产业,属于零基础,没有成型的商业模式,所以说这相当于一个完全空白的市场。

    而且由于贵族的传统与商人的理念大相径庭,大多数贵族都羞于成为商人。这就会使得在发展初期,人们看不到行业前景。等到麦伦垄断了市场后,一部分人才会意识到这是一块大蛋糕。但那时还会出现大人物不屑于模仿,小人物模仿不了的尴尬局面。

    那样的话,以麦伦财富累积的速度,他就可以在2年之内在各个公国建立商会,把森林之歌开遍中央十二公国的每一个角落。那个时候……,麦伦就可以天天数钱玩了。

    按照原本的计划,麦伦需要依靠森林之歌慢慢累积财富,一点一点扩大经营。

    莱恩公国一共6个大型城市,10个小型城镇。最低限度下,麦伦也要有16家专门服务于贵族的店,和16家服务于平民的店。

    森林之歌上个月的收入是600金币(本月收入完全碾压上个月,因为有人高价包场的缘故),而麦伦想把森林之歌开遍莱恩公国,就至少需要30000金币,以滚雪球的方式运作也需要1年多才行,前提还得是在其他城市新开设的店铺就要达到温格特城的销售业绩。这显然是不可能的,毕竟没有那么多小公主一般的公众人物帮忙给森林之歌做宣传。

    但是奥莉薇亚的这笔投资给了麦伦另一种选择方案。20万金币并不需要一次性全部投入,它需要分批进行。这样麦伦就可以先拿出3万金币去在其他城市把森林之歌的分店建立起来,然后在首都温格特批量生产贵族和平民的服装,在运送到各个地区进行销售。

    这样做也存在一定风险,就是摊子一下铺的太大,麦伦又不是专门搞经济的,运营时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麦伦一旦接下了这个任务,那么很大一部分时间都会被矿场的管理和军队的训练所占用,那么让他管理这么多产业显然是不现实的事情。于是,能全权负责30多家店铺日常运营的商会就成为麦伦日后管理产业的唯一手段。

    麦伦认真总结了森林之歌的成功经验,把选址、装修、运输、人员培训、财务等各个方面做了一个非常详细的方案。然后他还拨出了3000金币做宣传,对经营理念比较超前的麦伦来说(只是相对于方天大陆的居民而言),他深知企业知名度和品牌形象的重要性,同时会不遗余力的提升这两点。

    对于商会,麦伦本是打算起一个霸气侧漏的名字,但是思前想后也没想到一个好的,于是干脆就叫森之商会了,这货也着实喜欢偷懒。

    商会的选址上,麦伦考虑了好久。首先,他需要一个很大的场地。想要在莱恩公国16个大小城市同时销售,麦伦估算生产工人要达到1500名左右,商会同时还需要500驻军和300人的运输队,负责日常的治安维护和运送货物。而真正把所有员工都算上,总人数应该会达到2500左右。

    在莱恩公国,这种规模的制造业简直空前绝后,而麦伦之所以要把人集中到一起,一是考虑到人员技术培训的问题,二是流水施工的问题。所以,麦伦哪怕只招收零基础的员工,她们也能在半个月之内适应工作环境并制造出合格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