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庄子上的银钱还不够伯府出身的何氏婆母日常用度,主宅目前只有何氏一个主子,却仆从众多。

    二爷目前是兵部职方司正六品下的员外郎,年领九十二石禄米——约等于一万一千斤,供满府上下人等的食用。俸银到是有一半归二房支配,可二房人口也多,二爷的交际应酬、上下打点又是一大笔的开销,饶是二夫人在娘家就手紧习惯了的,都有些吃不消了。

    此番大伯回家三弟张罗收拾大房的松园,二房这才派了竹园里几个仆妇来帮了一日的忙,莫说是摆件,就是椅垫、靠枕都没想过要让针线上的人做点新的出来。

    大伯要归国是老早就收到信的,可后婆婆就如同听了个曲儿,半点行动都没有。要是给大房添置东西,公中不会出一个大子儿,后婆婆说不得还要找二房的不自在。若非小叔告假回京,竹院里乱糟糟一团,她都险些忘了此事。二爷一心在公事上,家中琐事是一概不理会的。

    本想着大房里人口简单,不需养这些碍眼的狐媚子。大伯、依依又是多年有俸银禄米的,外派出海各项物资都折算了现银发放,定然是比二房在银钱上宽裕的多,就一门心思单等着大伯回来能沾点光。儿子进学成家、女儿的嫁妆这些事项,自己若不趁早多筹谋只靠公中支应,到时能把脸丢个干净,二爷到时也未必能饶了她。

    现在贵客上门,本想多在跟前奉迎座陪的,见了长房这等的寒素暴露在来客眼前,立时就呆不住了。何氏更是颜面扫地,坐立难安只交代了句场面话,就托词长子重伤心里悲痛,不宜陪客迅速闪了。

    太医等人入内诊治后,女眷只留了依依在外照应,林依柳也一步三回头的随母亲一起借故告退了。

    “殿下不如移步厅堂稍作歇息。”依依微窘,客人上门,家里堂屋这样的落魄不体面,让她很不适应。

    “我还是在这里等太医的诊治结果吧,今日天气晴好,我就在院中坐坐。”瑜永嘉面上没带一丝的多余表情,很自然的给自己挑了个歇息的地方。

    依依松了口气,吩咐丫鬟给大家上了茶。两个小丫鬟都是十二三的年纪,看来也就凑合做点扫洒浆洗的活计,在依依看来还是两个孩子。现在还有满院的客人要招呼,只问了她们个高些的是香兰,个子矮小些的叫茉莉,也就没再细问两人,先让两人分头忙起来。

    时间已近辰时了忙又吩咐去厨房看看有些什么点心食材。长房的院里有自己的小厨房,当年江氏、马氏嫁进门后,祖母罗氏就给两房设了独立的小厨房,只每日的晚餐及年节时间,阖府在一道用餐。其余时间各院儿子们多半到衙门办公、或外出上学,正好让各房媳妇们依着自己的口味自行烹煮,何氏进门后长房更是不愿往一处凑。

    “殿下现在已经是未时将尽了,若不嫌弃,就请在家里随意用些饭。”

    “那就打扰了。”瑜永嘉看来是个教养良好、温润如玉的君子,相处起来让人格外的如沐春风。依依吩咐另一个小丫鬟去小厨房架火、烧水,将长时间不用的碗筷等物都放入锅中沸水煮烫一遍。

    瑜永嘉见依依居然自己钻进厨房,百无聊赖之下,也跟了进去。依依没有君子远鲍厨的观念,劝说一句见他还是兴致勃勃的想看她做菜,就随他去了。

    林府并不十分大,打发去取东西的小丫鬟在长房院子与大厨房之间往返一趟只花了不到十分钟时间。带去装食材的篮子里,有一块新鲜猪肉、一尾鲜活的草鱼、几颗鸡蛋、白菜、韭菜、豆腐全部都是寻常至极的食材,半点没有准备加菜宴饮的迹象。

    瑜永嘉没有权谋心机,却是个心思剔透的。见这个年龄相仿的姑娘似乎境况艰难,不由的就出言安慰:“不必介怀,明日我邀同僚在珍馐阁给你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