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请赤穹炼制的那些茶叶罐将用来盛装空间茶叶,以便于从外观上就能直接区分出商品的优劣。

    依依走遍了陶瓷行的几十家铺子,最后选了琢玉居质地最上等的“雨过天晴”色的细瓷罐子,现货的容量大概在二两左右,六十文一只。依依先买一百只,将价钱谈到了五十文,花了五两银子,就能将五款普通茶叶各包装出二十罐四斤的量。

    此次的新鲜茶叶每样进了一筐,每筐鲜叶重三十五斤。最近没有什么雨水,又是晴天采摘的鲜叶,一筐炒制出了大概八斤半干茶叶。五味干茶叶总重四十二斤多一点,这里先包装了近一半出来。

    依依又和店家定制了一百只二两装、五十只半斤装每只八十文、二十只一斤装每只一百二十文的罐子。

    上好炒茶一般讲究“新”,不光鲜叶要新采,干茶叶也以当年新制的为好。客人一次买半斤、一斤的比较正常,一次买几斤的并不多见,依依也就没有订做更大的包装。

    依依的茶叶选用的是上品鲜叶,制茶工艺一流自然价格不菲,在包装上依依就先侧重小包装的定制。

    琢玉居的瓷器质地,虽比不上现代精密仪器炼制的瓷质那么洁白细腻,但在西市已经是一流的了。

    只是洵国当下普遍制的是茶饼,依依现在凑合买的茶叶罐样式就不太理想,只是胜在密封性较好。

    依依拿出自己画的罐子图样,釉色仍是用“雨过天晴”。因为此次订的数量不多,形状就只选了一款最方便手握的腰鼓坛样式,让店家照做。

    此次订货共计十一两四钱银子。依依交了三两四钱的定银,取了店家开具的现货提货单和定金收条就出来了。

    陶瓷器皿全新样式的定做,陶瓷作坊要从土胚开始做起,拉胚、干胚、利胚、补水、上釉、烧制整个工序下来,一般需要个把月才能出成品,依依就将定金条收到了空间里。

    她照旧往约定的茶寮来喝茶等候。远远的就看见顺子和一位妇人在茶寮边上,左顾右盼的叫卖着。

    “小姐,小姐!”顺子眼尖看到依依走近就欢呼一声迎了上来。

    “顺子,那位是你什么人?”依依看妇人二十多三十的年纪容貌清秀,顺子有七八成和她想象。估计是顺子的娘,但也不好贸然出口。

    “我是顺子的娘亲,今天等在这里就是想看看能不能碰上小姐,好给您道谢的。”妇人紧随其后的赶过来,正好接上了依依的问话。

    依依看她衣裳陈旧,不过浆洗的还是蛮干净的。神态虽恭敬,但说话很有条理,显然是常年贩卖东西,走街串巷练就的。

    “那一起坐下说话吧。”依依在茶寮选了张背阴的桌子坐下,暮春时节的阳光已经很有热度了。

    妇人迟疑了一下,才带儿子在依依对面坐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