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汪宗志介绍了包括球磨机、手套箱、涂布机等在内的一系列设备之后便退出了实验室,在一旁的办公室等候。

    吴奇和苏立戴上全套防护服进入了实验室。

    苏立虽然在电池领域从业多年,但实验能力却是没有的,毕竟他的主要工作还是在运营方向上。

    所以,实验只能靠吴奇一个人来完成。

    从汪宗志那得知,这个实验室之前主要是在做锂离子电池的研究,近几年成立了锂金属电池研究项目后,才又进行了一次调整及设备添加,所以显得有些杂乱。

    吴奇刚开始也是无头苍蝇般一通折腾,许久之后才进入状态。

    苏立不知道,吴奇是在消化从汪宗志那复制来的实操技能和系统传输来的相关知识。

    像锂离子电池的基础测试实验少说也要花上大概一周的时间,主要时间都消耗在涂层材料制作、烘干等基础操作上。

    系统提供的这份锂硫金属电池的制备要快捷许多,主要难点在银纳米线结构的制备上。

    但实验的过程依旧繁琐、制备环境要求也很高。

    毕竟锂金属活性太强,没有手套箱等制备设备的配合,是没有办法得到有效的实验成品的。

    幸亏复制了汪宗志的实操能力,吴奇才能在戴着几层手套的高纯氩气环境下完成一系列操作。

    因为此次实验的目的主要是测试吴奇构想的锂硫金属电池结构的性能究竟如何,所以一切从简,选择了相对简单的扣式电池形式。

    一系列操作做下来,吴奇额上挂着细密的汗珠,时间也到了傍晚。

    由于吴奇的操作失误,或者可能是汪宗志本身的实操能力有限的原因。

    吴奇一次性做出来的六颗电池里,失败了一半。

    不过有一颗成功,对吴奇来说已经足够。

    “4.7V,4.2V,4.9V...算是成功了。”

    用万能表分别测试了三个制作成功电池的电压后,吴奇长舒一口气。

    “真的成功了...”

    苏立也看到了表上的数字,心头一片火热。

    “接下来就是把电池放到电池测试系统上跑循环进行各项数据的测试了,这个过程大概需要两三天吧...”

    吴奇在常温培养箱的一个边角里找了三个闲置通道,将三颗电池放入通道上的夹子里设定参数后,实验算是基本完成了。

    电池的充放测试是比较慢的,需要循环上千次以上才能得到比较可信的数据。

    这一点上吴奇也没有更好的办法,只能等待两三天之后的结果了。

    做完这一切,吴奇和苏立走出实验室。

    向汪宗志交代了一声之后,两人离开实验楼与等在楼下的沈璐瑶汇合。

    “叔,听母亲说您刚刚回国?”

    坐回车上,吴奇开口向苏立询问道。

    “嗯,前几天我已经辞去象国那边的工作,准备回国发展。”

    想到自己狼狈离开的场景,苏立说实话心里很不是滋味。

    “那...您能来帮我把电池项目做起来吗?

    我对运营一窍不通,手底下那几家公司也都是其他人在管着。”

    吴奇知道苏立的履历,这是他急需的专业经理人。

    如果有苏立的帮助,那么电池项目肯定可以迅速做出成绩并创造可观的收益。

    自己一个人坐在前排开车的沈璐瑶听到吴奇的话不由翻了个白眼暗骂:便宜老板、甩手掌柜。

    “呵呵,怎么着?还想着叔叔为你打工呢?”

    面对吴奇渴望的眼神,苏立没有正面回答,而是开起了玩笑。

    “叔,您再好好考虑考虑呗。

    大公司里尔虞我诈,并不是一个好去处呀。

    您要是接手这个项目,什么都由您说了算。

    自己做大老板,多好呀。”

    前些天自从知晓了父亲的真实身份,继而与母亲解除了误会。

    吴奇的心态也算是慢慢恢复乐观,不想以前那样自我封闭,跟这位父母的老友说话也有了几分年轻人该有的状态。

    “数据都还没出来呢!你就这么有自信它一定会成功?”

    虽然测试数据还没出来,但苏立有预感,结果一定不同寻常。

    这是他的直觉,也是他从业多年来的经验判断。

    只不过他还没有做好今后的打算,对于吴奇的请求,暂时没办法给与答复。

    “成功是一定的,不过也不着急在这几天。

    小侄是真心希望叔您能助我一臂之力的,希望您慎重考虑。”

    吴奇表达出自己的真诚。

    ...

    晚上八点多,沈璐瑶开着车载着吴奇和苏立来到了一家餐厅。

    莫宝莹已经点好了菜在等着他们。

    一是为了给苏立接风洗尘,两人几年未见,正好叙叙旧。

    另外,莫宝莹自从与吴奇化解矛盾后,也没有好好地跟自己儿子吃上一顿,今天也正好一起实现了。

    晚餐期间,吴奇又再次提出希望苏立帮忙的请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