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请各位原谅,这些天都要在医院了,发不了两更了,尽全力保证一更!

    第七十二章nbsp;nbsp;nbsp;准备

    此时,刘恒也跟女儿刘英坐在一起聊天,听到王嘉成准备要回省城,也没觉得有什么惊奇的。这个事柳铁山早就跟他说过了,原因也说得很清楚,就是回去看病去。

    “除了这个,你们就没说点别的?”

    “说啊,三言两语的,什么都会说上一点。”

    “都说些什么啊?”

    “嗯,以前呢,接触少,说不上什么话。帮我补课以后呢,聊得话题要多一些,什么到省城上大学以后,会让我的眼界大开,看事情不会这么狭窄,接触的人也都是接受了高等教育和最新知识的人,思想活跃,异想天开的人大有人在。不是像在这里,整天想着一亩三分地,除了吃就是睡的,让人烦恼。”

    “嗯”,刘恒听着,没有说话,只是嗯着点头。

    “爸,您别光点头嗯啊,也说点啊?”

    “你想让我说什么?”

    “我也没在省城读过书,也不知道他说的是不是真的,还怀疑过是不是骗我的,故意才这样说的。”

    “他跟你说的这些,应该是真的多,假的少。”

    “是吗?您认为哪些是假的?”

    “异想天开可能就是假的,在省城还异想天开,怎么个异想天开,要腾云驾雾,还是翻云覆雨?”

    “呵呵,爸,您这就不知道了。他跟我说了,现在国外都进入计算机,互联网时代了,咱们国家跟国外比,就是原始社会跟资本主义的差距,要想不重蹈晚清的局面,必须要赶上去,否则还是落后被人打的局面。”

    “哦”,刘恒点点头,没再说什么,对计算机,互联网之类的名词,在新闻和报纸上都看到过,也知道国家在八十年代弄得那个追赶世界先进技术的什么计划,可跟自己没什么关系,也就没往心里去。

    听到女儿这么说,想着王嘉成这人心气还是很高的,还是不能静下心来继续做点事。如果他能安心做点事,还是没有问题的。

    “你们只说了这些?”

    “当然不是,他还说了对眼下的一些事,看不惯,还说什么官僚之类的,反正我是不同意的,当面给他顶回去了。”

    “呵呵,他怎么说的?”

    “还能说什么,还不是抱怨之类的话。听他的意思,好像一直都想离开这里。”

    “哦,那他说了马上要走吗?”

    “没有,也不是你想的那样。他说了还有几件事没有了,等完结了,可能会走吧。”

    “你没问他是哪几件事?”

    “没有,反正问了也是白问,他是不会说的。跟他接触这些时间,我觉得吧,他这人真的挺不错,至少做事情还是很认真的,答应了的事不会半路中途放弃,就这一点看起来,还让人挺安心,很放心的。”

    “唔,听你这么说还是有道理。那他有没有跟你说过工作上面的话?”

    “那倒没有,我去的时候,听他还在抱怨,说什么当地的干部自己没能力安守本位也就算了,可还不死心,整天想着往上爬,想着怎么坐到上一级的位置。反正感觉他特看不起这些人,没能力,也没干劲。”

    “是啊,他说的这种人,在想我们国家西部地区,特别是像我们这种西部山区的贫困县,都是普遍现象,不是什么独此一家,别无分店。”

    说完,原本还皱着眉的刘恒话锋一转,看向她问道:“那他有没有反过来,说点在这里做点事,帮助者里的老百姓的话?”

    “应该有吧。刚才不是跟您说过了,他说还有几件事没做完吗。我猜想过,大概就是想帮九原乡做几件事,然后才会要离开。”

    “几件事?”

    刘恒想了想,又摇了摇头,依照女儿的说法,王嘉成早就有了离去的想法,这也是早就知道的。自己所做的这些事,就是想要留住他,利用他的眼光,他的知识,他的冲劲,为汉县的改革杀出一条血路,当然也可以说自己利用了他,对他自己来说,为了全县人民的利益,这个利用是值得的。

    可是,一个时刻都想着离开的人,怎么能有很多的时间去考虑民生的发展,更不用说还担负着作为县委的期望,成为一个表率。

    “爸,你不用担心,当时我看他的样子,不是三心二意的,给我的感觉还是信心满满的,说不定人家早就胸有成竹了,还用得着您担心。”

    “是吗,如果真是这样,那我还真就放心了。”

    刘英看着父亲愁眉不展的样子,回想自己跟王嘉成见面的时候,他是在跟自己抱怨,也在对自己的际遇感到愤怒。自己也知道,他受到很大的创伤,但他流露出来的神态,给自己的感觉,仍是与一般人不同的地方,是俾倪这里一切的气势。

    “爸,我想了想,恐怕您真的是过于担忧了。我相信他一定会成功的,您的想法也会实现的。”

    “可他终究是要走的,到时候,事情还是会留下一半,又到哪儿去找这样的人?难道向上面打报告,要求在派个大学生来?派人下来,我倒不怕,可谁敢说这个人就一定能胜任?咳,难啊——”

    刘英没想到父亲会把事情想到那么深远,便不再开口说话,长远的事情,也不是自己能够帮上忙的。

    在刘恒犯愁的时候,王嘉成正考虑着自己请假的事情。对王嘉成要请假的事,曲江河早在之前就已经知道了。

    对他请假这件事的看法,如果在前几天,曲江河是不会同意的。那时,他们两人都刚刚上任,可说是两眼一抹黑,如果他再请假一走,剩下自己一个人还真难说自己能扛下来。

    在昨天,经过自己向他追问,知道他已经有了初步想法,虽然没有具体告诉自己详细的计划,但从他的语气和神态,显露出已经有了一种尽在掌握之中,这足以让他自己有了放心而轻松的感觉。

    对此,曲江河有自己的理解,如果说是单纯的请假回省城,是不相信的,知道他看病是真,仅仅去看病,郑重其事的跟那几个人面谈,还给自己写了两个人的名字。

    一定是还有其他的目的!

    虽然自己对怎么完成县委交代的任务没有计划,或者说有好的办法,但不能说一点看法也没有。跟刘茂林、马成林两人比较,自己并不比他们强,而且在对下面人员的熟悉,以及对九原乡的了解,更比不上他们。

    九原乡现在的情况,可以说非常糟糕,一没有资源,二没有人员技术,三没有资金,就算是有,也被那两人给折腾光了。

    再结合到县委把王嘉成推到乡长这个位置上看,很显然县委对他是寄予了厚望,认为他有这个能力改变现状,甚至很有可能会全力保证他的计划实施。

    这样联系起来看,王嘉成这次的请假一定还带有其他目的,可以说是为了他的计划而请得假。

    这时的王嘉成正想着回家的事,考虑回去之后要做的事。对乡里的工作,他根本就不怎么关心,在他看来,花费时间在这上面,简直就是浪费。即便自己一个一个,亲历亲为的解决了,也改变不了这里的一切,仍然还是原来的样子,与其这样,还不如暂时放一放,等自己回来之后在解决,有曲江河在也不用担心会发生什么大的问题。

    整理出来的事情,全都记录在本子上。看着上面写的一条一条,企待解决的问题,忍不住抚着头,摇头苦笑。

    这些事大致可归结为三类,一类是,农村提留款的事,这个涉及到国家政策,地方政策,自己是动不了的,只能想办法减缓群众对干部的矛盾;一类是,乡镇企业是否要破产问题,在眼下看来,这是个最大的问题,工资基本上没发了,这就关系到工人要吃饭,要养家糊口的问题,一旦解决不好,就会酿成大事,造成重大事件,这里面又涉及到乡财政的资金问题;还有一类是,九原乡的耕地不足,剩余劳动力的出路怎么解决,长期下去,影响的范围很大,首先就是治安问题,慢慢地会形成恶性循环,带坏整个风气。

    叹了口气,王嘉成还是放弃了暂时去解决的念头,这些问题还是等自己回来之后再说,盲目的去解决,说不定会给以后带来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