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可不是嘛,现在古玩行里谁不知道您的大名,虽然有人说您是吹出来的,但是我可不信。”小李崇拜的看着刘冬。

    一个男人用炽热的眼神看着自己,刘冬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怪不得孙强找上自己,原来是名气已经出去了。可是人怕出名猪怕壮,刘冬可不想名气出去的太快。

    “哈哈,小李,你说的不错,刚刚小刘过来和我看这个陶器就发现了一个不得了的秘密。”鲁三明得意的对小李介绍起来。

    听到鲁大师对“轮回”纹理的介绍,大家都来了兴致,七嘴八舌的讨论起来。

    一个年纪比较大的专家说起了自己的一些经历:他在早些时候在西域也见到过类似的纹路,当时还有一个传说,是一个关于轮回转世的传说。

    在西域一直有转世的说法,是当地的土王希望自己可以长生不老。

    他们会在下葬之前进行生祭,同时取下死者的一根肋骨,作为引子,制成魂器,魂器上需要用特殊的方法烧制,据说是为了留住死者的灵魂,以便转生。

    “你说这种三耳的陶器实际是一种魂器?”刘冬好奇地问。

    “是的,它的作用就是留存死者的灵魂,当然这只是传说,毕竟没有见过谁真的转生过。”老专家笑眯眯地说。

    “可是,也后好多科学家无法解释的现象存在,比如之前有新闻说男孩说自己转生前的故事,可以准确的说出十几年前的街道的名称和布局,所以我是相信有转生说的。”小李忽然说道。

    “小李,我们要相信科学,要有唯物主义精神,这种东西是封建迷信,一旦我们失去了本心,很多可以解释的清楚的现象也会被我们认为的忽略。”

    老专家感叹道对小李说,刘冬感觉这老专家一定是有故事的人,因为血瞳的存在,他是相信有转生一说的,但是对于老专家,他不想反驳。

    因为老专家严谨的治学态度打动了他,学术上的观点不论对错,难得的是一份坚持和坚守,刘冬更在意的是老专家背后的故事。

    鲁三明的一句话打断了刘冬的思考:“陈教授,您对这个轮回纹路有其他了解吗?比如当时是在什么情况下发现的,或者是有什么奇怪的地方?”

    老专家闻言脸色突然变得不自然,其他人可能没什么感觉,但是刘冬敏锐的发现他的不一般,心中疑虑更重。

    看陈教授没有回答鲁三明继续问道:“我当年在蜀地的时候听说当时西域的考古出现了一次伤亡事故,在照片上似乎出现了这个回字纹,不知道您知道吗?”

    陈教授的脸色更难看了,缓缓地说:“我是当时的幸存者之一,但是我不想回答这个问题,相关的资料你们可以去文物局查询。”

    说完,他再也不说话,自己去清扫另一件陪葬器皿,屋里几人面面相觑,刘冬记下了陈教授的样子,然后问鲁三明:

    “鲁大师,这个陶器中间空心的部分应该装的有东西吧?”

    “是的,装的应该是一种液体,但是因为年代久远,已经彻底消失,想要化验里面的成分可能就只有寻找散落的碎片或者打开一个了。”鲁三明惋惜的说。

    这种完整的陶器肯定是不能随意打碎的,而且魂器一个墓葬里面肯定只有一个,所以除非有什么重大发现,否则里面的东西永远是个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