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许樱儿这一状告到当朝太后面前,宫里头没发话,刑部、大理寺、兵部等等大小官员都不敢先出头吭声,只是安王爷的门人就在各部衙门前候着,也不多说,就说了一句王爷知道各位大人秉公处理肯定妥当,哪里还有人不知道安王爷这是明摆着站在胡将军的遗孀后头当靠山,直接和当朝太后杠上了。

    兵部什么都不说,但是御史们却不会放过这个机会,当天下午就写好了弹劾边关齐家还有当朝太后的奏折,第二天一大早在朝会上把这件事情闹到了皇帝面前。

    小皇帝说小不小,也有十一、二岁的年纪了,再过几年也要亲政,他本就诸事听从齐太后,自然觉得自己的母族是好的,对于安王爷这个成年的皇叔抱持着戒心,深怕等不到自己大婚能够亲政的时候,朝政就被皇叔把持。

    所以当接到奏折的时候,他第一眼先是看向安王爷,眉头皱得死紧。“皇叔怎么看?”

    安王爷自然也感觉到了小皇帝的视线,他心里冷冷一笑,表面上却不动声色,抬起头不咸不淡的回道:“国有国法,家有家规,皇上大婚后就要亲政,自然也不会为了这等小事循私,臣等没有任何异议,只待皇上圣裁。”

    这话说得四平八稳,让人挑不出任何错处,但若是细细品味一番,言下之意则是,皇上您不是已经有想法了,那还问人做什么?只要按照国法来,其他的随意。

    小皇帝不笨,细细一琢磨就明白了他的意思,咬着牙默不作声,沉着脸往其他文武百官看去,希望能够得个说法。

    只是这明显就是皇室中人的交锋,能够混到站在这金銮殿上的,谁也不是傻瓜,这时候谁要敢先出头,不是得罪了皇上,就是要得罪监国王爷,自然一片沉默。

    小皇帝见百官一片鸦雀无声,更觉得胸口一把无明火起,再看着依旧一脸淡然的安王爷,更是气不打一处来,如果不是还有一丝理智拉着他,他恨不得把这群没用的东西全都拉出东门先打一顿再说。

    “既然众卿现在没有想法,那么就让御史台、刑部、大理寺去审,退朝!”小皇帝几乎是咬着牙说出这些命令,被他点到的官员一个个心里喊苦,却不得不站出列,低头接了旨意。

    小皇帝气呼呼地走了,被点到名的三个官员只想着自己是流年不利才会遇上这等“好”事。

    几个人苦笑相望了一眼,然后看向走在最后的安王爷,同时包围了上去,一个个用带着乞求的眼神望着安王爷。

    “这……王爷,这案子该怎么审,还请王爷给下官们指一条明路啊!”

    安王爷被三个都已经要过半百的老男人用那种眼神看着,也亏得他心志够坚定,才能够面不改色,继续维持淡然的模样。

    他想起今日收到的消息,状似漫不经心地道:“本王的意思已经很明白了,该怎么审就怎么审,皇上身为一国之主,无论国法家法,自然都是看得颇为要紧的。”说完,他也不多加解释,大步离去。

    被留下的三人细细揣摩其中深意,眼神互相交流了下,心里也有了定案。

    看来这天……果然是要变了。

    许樱儿挺着大肚子,窝在一间小宅子里将近一个月,整日吃吃喝喝,无所事事,一点也不在意外头闹得如何风风雨雨。

    这不过是个开头而已,如果现在就乱了阵脚,后面还玩什么呢?

    只不过她也不会轻忽了女人的手段,当初胡家白幡未撤就让人抄了家的情景她可半点也没忘,所以趁着现在闲闲没事做,又刚好有钱有人手,便让人准备一点“小东西”防身。

    许樱儿暗自搓了搓袖中准备好用来防身的东西,抱着防备的心情等着接下来的一场大战,却万万没想到她低估了女人的狠劲和心机。

    齐太后忍了一个月没有动静,任由朝廷上不知道该怎么站队的文武百官吵成一锅粥,但最后她还是采取了最直接也是最容易出纰漏的法子来解决问题。

    她打算将许樱儿灭口,不过就是个寡妇,死了也就死了,难道那些个官员还能够站出来指着她的鼻子要再告她一个罪名不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