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第五十五章

    她想理清思绪,平静下来,摆正关系,做出正确的选择。今天真邪了,这屋到那屋,人声鼎沸,脚步杂沓,站没处站,坐没处作,到处乱哄哄的。来看大嫂病情的,来问发根长短的,来借米面酱醋的,串门闲扯的;再加上厨房里的风箱声,炒菜声,缺葱少蒜的吆喝声,吱啦一声,水壶又开了,没人提。真烦人!一跺脚,她生气走出了家门。

    她烦透了。

    她毫无目的的走着,心头还在怦怦地震颤,不知不觉来到村后的地瓜田头,坐在了那儿。这儿正好冲着北面山谷的谷口,两边山岭轮廓模糊地舒展开去。被山岭拥抱的是台阶、田埂划开的层层梯田。梯田里是玉米、地瓜、芝麻,一片绿色的海洋。山谷里刮来嗖嗖已近黄昏的劲风,抖动起绿色的波涛。美妙的大自然和勤劳的人们共同造就的这一宁静、温柔、融合而又充满生命力的绿色动人美景,对于一个勤勉的画家来说,那是极好的素材。但对于此时的文秋来说,眼前是一片模糊,背后是一片空白。

    她一只手托着腮帮,另一只手轻轻旋转着一个带梗的地瓜叶,转转停停,停停转转,恍惚呆滞的目光落到身前的一个地方,陷入了沉思。

    首先,她想到的是小昆。那是同学时代建立起来的最纯洁、最真挚、最深厚的友情。不,应该说是爱情。她连自己都说不清楚为什么这样坦率承认了(这样承认意味着什么呢?)。她和他的过去,他的言谈举止,特别是今天见到的这一面,她曾有意识地一次次推出去抛在一边,甚至对此不屑一顾,事实证明是徒劳的。却又不由自主地一次次被思绪和情感的力量扯回来,清清楚楚地摆在面前。她激动了,心胸中涌进一股暖热的情感。继而,她几乎热烈地接受了和小昆在校相处的那段美好时光,是宝贵的、幸福的、令人记忆、珍惜、留连忘返的。对于小昆贫穷的家庭,自身的条件,还有流浪在外的不正干,她都极力地考虑了进去,但却不那么强烈地吸引她。现在,她被一种亲切、温暖、愉快的情感魅惑着,簇拥着……

    人的情感就是这样的奇异多变。当然,也有它极具稳定性的一面。

    后来,她想到的是春生。她并没有成心去想,而是他身上焕发出的与众不同的男子汉的魅力和脸上说笑时流露出的种种表情,猛地跃入她的思想中,无可挑剔地占据了整个空间。同时,她竭力地用春生身上美好的东西去遮盖自己在小昆那儿得到的感动和魅惑,翻过来,又用小昆和自己那一段相处的发光点,去照亮春生身上的美中不足。再具体些,又分着层次地相互比较着,幻想着可能出现的两种家庭。无论是转着任何角度、方式去看清洞明,决定一种选择,但得出的结局还是模棱两可的。她心中又一次乱了。

    蓦然,一句人们平时讥笑、谴责人的俗语出现在脑海里:脚跐两只船!……

    她像被人责骂了一句,心头剧烈一抖,随之血冲到脸上,脸一阵热辣辣的疼。

    她清醒了。也冷静了。

    她必须决定一方。

    她现在就必须决定。

    最后,她理智而又慎重地这样决定了:鱼塘与小昆约会。

    那是夜幕降临时决定的。

    带着决定,她回家蹑手蹑脚地进了院子。先看了看亮着灯、敞着门的厨房,空无一人,唯有穿入鼻腔的菜香味依然从门口里荡漾出来。堂屋里灯光明亮,高一声低一声的说笑声隐约可闻。嗯,高村长一定来了。

    她急忙回到自己屋里,拉灯一看,姐姐不在。不然,她又要问这问那了。低头,她看了一下身上的衣服,是不是该打扮打扮?

    不,应该给他留下白天见面时的熟悉印象。

    她拉灭灯,又轻轻带上门,走下台阶,两眼机警地盯着可能从房门里出来的人,蹑手蹑脚地出了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