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赵宓眠向徐经理的合理化建议很快得到了采纳。赵宓眠经手报销这段时间,发现报销比较多的部门是养老事业部和行政部,来的人零零散散,很少出现上次七八人同时来办理的情况。但有时候就难免会打断赵宓眠正在做的事情,你总不能老让人旁边等着你吧。有些人手里的的报销单据性质是一件事情,分几次来报销,既不方便编会计制凭证核销,也降低了财务部工作效率。据此赵宓眠建议:每周一、三、五下午为报销日。此事经总经理批准,编入公司报销流程。

  其实这样做得罪了那些经常来报销的人,赵宓眠心知肚明。他就是想立规矩,他赵宓眠不是楚生,想怎么拿捏就怎么拿捏,没有触及他们根本利益,最多发些牢骚,有公司领导支持,合理化建议嘛。

  财务部同事投向赵宓眠的眼光不一样了,上岗短时间内,就能给业务部门等上“眼药”。他们,小瞧了这个没什么资历和背景的菜鸟,赵姐看向赵宓眠的眼光也更柔和了。

  赵宓眠的工作时间释放了不少,总算得暇可以去翻阅以前的会计凭证了。要想尽快融入团队,除了具备基本功外,更要尽可能去熟悉公司业务流程和状况,了解成本计算方法、费用分配原则等财务核心业务,看看“前辈”是如何编制会计凭证的,这样可以少走弯路。

  如果满足于做好出纳本职工作,那赵宓眠绰绰有余了,但赵宓眠又岂是满足踏上第一层台阶的人?知足常乐不适合赵宓眠。

  旁观的徐强徐经理见赵宓眠凭证翻阅的差不多了,再看更早年度的凭证意义也不大,便交给了他一项任务,在非报销时间配合顾宁对公司财产进行清查。

  赵姐悄悄笑道:“看样子徐经理准备培养你了,加油,米面!”赵宓眠不禁诧异于赵姐的神通广大了,连他绰号都摸清了,想必是尽调时胖子的多嘴吧。

  顾宁决定先对公司直属养老院开始清查,由难到简,可能存了掂量赵宓眠斤两的心思。

  金色秋池养老院在郊区,旁边就是地铁,赵宓眠以为顾宁会选择坐地铁前往,顾宁只朝他努了努嘴,就拉开门口荣威505的后门,坐了上去。赵宓眠会意,坐到副驾驶位置。沿路顾宁一直拿着镜子左抹右涂。

  先来到院长办公室说明来意,院长客气地问:“需要派人配合吗?”顾宁搬弄着涂着蓝色指甲油的手指一口回绝:“不用,你们忙你们的,只需要和他们招呼下就行。”接着又吩咐赵宓眠:“你就去各个养老房间登记,我负责这里、医务室和值班室。”一边递给赵宓眠清单和黏贴标签。

  走廊里三三两两坐着嗮太阳的老人。房间分二种,四人房和双人房,前者七千一个月,后者八千,价格不低,有一定经济能力才能住进来,而且床位全满,大都市养老资源非常紧张。

  房间的财产清查比较简单,几乎都大件,冰箱、彩电、床、床头柜等,东西尽量少布置,以免老人磕磕碰碰。老人几乎都有病缠身,痴呆症、脑梗、尿毒症、糖尿病.......有的老人还打着点滴,看着他们顽强又痛苦地活着,赵宓眠就觉得时光不再美好,像催命鬼夜叉推着他们慢慢被吸入生命的黑洞。

  赵宓眠边核对边登记,写上编号把黏贴标签贴在清查物件的背面。养老院不允许雇佣外人陪护,工作人员和护士会照看。工作人员告诉赵宓眠:大部分时间都是老人一个人孤独地生活着,偶尔会有家属来探视,呆不了多久就离开了。尽管物质丰富,亲人们留下价格不菲的营养品和补品,可老人所祈望的又岂止仅仅是物质?老人这般境地又能吃几口?看着一位老人坐在轮椅上,迷离的目光盯着儿子远去的身影,赵宓眠心头沉重。坐在门边走廊上嗮太阳的老人,有的扭头张望四顾,他们在等自己的亲人来吗?满是皱纹的眼角,发黄的目光流露出的是怎样一种揪心的期盼?风烛残年,生命像秋风中颤抖即将枯萎的黄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