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许天听出了言外之意。怒瞪着施年:“一条命都是命,尽全力接收,粮食的问题我来解决。”
施年不再说话,他赶忙去做事。现今交流不通,更不要说现在这种情况了。外面传出来的信只说,范围很广,不知京中有恙否。
京城和这个十八线的小县城自然是不一样的,只要出一点的变故,所有人的目光都会放在皇上身上,只要皇上没事,这个京中就会没事。皇上有事就是天下大乱。就是死无数的人,都比不上皇上破一点的皮。而幸好,皇上只是最初受到了一点惊吓,跑到姚皇后身边又好了。
天微亮,宫里面已经把安南这些贵人们迎进了刚搭好的亭子中,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天大亮,大臣们开始往宫中来,不过行车的路上有些困难,这天也正好赶上了五天的大朝会。京中虽然富庶,但是低沉人民还是占大多数。一场地动,让无数的人又开始在温饱线傻瓜挣扎起来。
“徐大人,前方的路被堵住了。”马夫看着被难民和倒塌的房子堵住的路,纠结的喊着礼部侍郎徐志亮。徐志亮是刚过而立之年的年轻人,不过线下因为一夜的慌乱,有些疲惫不堪,脸上青黑色,正在车里打瞌睡。闻言,他的脸色更加的不好:“绕过去吧,行驶的平稳些,别误了朝会。”
说着里面的声音又慢了下来,应该是又睡了过去。
车夫没有办法,赶紧按照徐志亮的话去做。
只是道德时候,路口的马车都很稀少。徐志亮提着袍子就疾步往里面走,也时刻的记着规矩。
“徐大人,皇上在外面,今日换了地方。”
“换了地方。”徐志亮挑了眉毛,对于皇上的决定他不敢有异议。
等到了地方却发现今日来上朝的实在没多少人,加上他,六部只来了三个。其他的更是少,皆以年老体弱上不来朝,就连坐在皇位上的皇上,今日都异常的没有精神。
皇上说完太子和兵部的人,已经去处理事务之后,就退了朝。徐志亮看皇上没有心思,他也不敢再说。周只是觉得自己还能爬起来上朝什么都没干,觉得有点亏。
今天的朝会是在外面举行的,以往的这个地方都是用来做大的庆典的。安南是站在外面的,她就是有天大的荣宠也不能来前朝的地方。看见人出来,安南走了过去。
今日的安南终于打扮了一会。却是因为这个地动没有盛装,紧紧是得体干净罢了。徐志亮是在宫门口就被叫住的。
“徐大人。”
坚毅又带有一丝病弱的女声传来,徐志亮下意识的回看按,却看到那个穿着白色狐裘的少女站姿啊宫门外,红色的门槛挡住了她的小半截小腿。少女的身旁站在一个挺拔的侍卫,张扬任性,又有些较弱。徐志亮在看到侍卫的时候,就明白过来了,他赶忙请安:“参见安南公主。”
安南挥了下手,转身往里走,东哥瞪了他一眼,赶忙跟上,虽然不知道安南公主心里想干嘛,但是他也是不敢得罪的,赶忙跑了过去。
徐志亮提着下摆迈进门槛之后,发现安南公主在树下面等着他,而且这边已经没有人了。徐志亮心下一禀。安南公主他接触的不多,她出生的时候,徐志亮还在读书,刚刚有了个功名,听说京中的姚皇后生了个公主,正好赶上南方叛乱平定皇上赐名安南公主,又有很多的恩赐,就连徐志亮都从安南公主的喜庆中得到一些喜庆。不过后来又听说京中的言官觉得荣宠太过,小公主出生还没多久,就被弹劾。后来安南公主离京,还有很多很多的弹劾。徐志亮知道关于安南最多的就是弹劾。他有时候也不明白怎么一个小姑娘整天的就被言官抓住辫子见天的弹劾。原本以为安南公主是真的跋扈,凶残,可是真正见到人的时候,那种不属于这个年纪的寡淡让他觉得那是泼在安南身上的脏水。徐志亮暗暗想,或许那些整日弹劾的言官都没有见到过这个小公主。
徐志亮走上前,就听见安南公主说:“徐大人,今读书有一事不明。”
徐志亮提起心来:“公主请讲,臣知无不言。”
“言官说我跋扈,宫中人说我野蛮,故近日读了些书,恰喜司马迁的《史记》,其中有一篇,写的是陈胜吴广起义,里面有一句王侯将向宁有种乎。余绝甚好,还请先生讲解。今日冒犯,实属宫中无人可用,找到先生还请见谅。”
安南公主的话说的滴水不漏的,徐志亮连拒绝的话都说不出来。满头大汗的他只能搜肠刮肚:“这个陈胜吴广是反对暴君,始皇帝,始皇帝功在千秋,但是赋税太重,百姓苦不堪言,陈胜吴广两个人也是英雄人物,这句话的意思是,他们这些人都不是生下来就是王侯的。”
安南点点头:“确实,《史记》里面的三皇五帝他们其实是跟炎黄都有关系的,说是禅让制,其实说到底还是血缘传承无非是在里面找到有些的罢了。或许我们也能找出来是炎帝的多少多少代人,天底下的人也都是炎黄子弟。”
徐志亮的汗终于下来了,不过他还是没有明白安南公主到底想说什么:“公主说的没错,不过这些书太妃脑子,公主可以读些别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