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有几个村人也挤进了水磨坊。

    水磨面前围了太多人,他们看不到,注意力便都在放到了水碓上。

    他们见那地上埋着一个石臼,那水碓每落下一次,碓头就在石臼里重重砸一次。

    有人没忍住往里扔了一把自己闲磨牙的干豆子,只听砰的一下后,碓头抬起来,那下面的豆子竟然就碎了个七七八八。

    “这东西舂米好使!”那人激动道。

    村里人说的米包含了稻粟,吃之前都要脱壳。稻米村里人舍不得吃,粟米更常吃,可不管是哪样,脱壳都十分费劲。

    豆子扔进去就碎,若扔的是这两样,外面那层略显坚硬的壳想岂不是轻易而举地就去掉了?

    舒迎迎也想得周到,她除了带黄豆,也还带了半碗没脱壳的粟米。

    听到那人激动的声音,她便将粟米倒进去。

    大家伙就看着水碓一下下砸下去,黄黄的粟米渐渐多出来,混杂着破碎的粟壳,随着碓头在石臼里震动。

    看差不多了,舒迎迎麻烦一个族叔去将水碓停下,自己从石臼里捧了一把粟米出来。对着一吹,一些粟壳便被吹落下去。

    “这东西可真好使!”

    “这水也好使,真是什么都能带动。”

    “好使的是三娘那颗聪明脑袋,你光知道水好使,可让你来,你知道咋使?”

    “嘿嘿,那倒是,三娘就是聪明。”

    众人啧啧称奇后,对着舒迎迎不要钱一般地夸。

    舒迎迎厚颜听着,心里也在想着,华夏先民的智慧真是伟大啊。

    最后有人问,“三娘,若我们想舂米,可否用你家这水碓?”

    “当然可以。”

    舒迎迎一笑,“但是得给钱。”

    这在大家的意料之中,别人辛苦弄好的水碓没有白给人用的道理。

    有人继续问起价格,有人舍不得花钱,便闭口不言。

    舒迎迎答了价格,又道:“其实你们可以自己做脚踏的木碓,虽是没有水碓这般方便,但也比用手轻省。”

    舒迎迎让周大娘帮她跑腿,拿来纸笔画出脚踏碓的图纸,随手给了一人,“叔伯们一起看吧,这个做来简单,得劳你们自己琢磨。”

    脱壳的器具好几种,石碾也可以。还有一种脱壳的砻器,效率要比脚踏碓快些,不过这两个做起来都复杂,一般人完成不了。脚踏碓做起来简单,省时又省钱。先用着吧,等她什么时候有时间再捣鼓出来,村里人到时候感兴趣的话也可以试着自己做。

    老二房的人不可能一有个什么就花自己的时间精力教他们。

    然在村里人看来,有脚踏碓已经很好了,众人谢过舒迎迎,然后便拥着拿图纸的人激动离去。

    那些没能挤进水磨坊的村人见这群人如此激动地出来,便也围上去,然后跟上去的人数越来越多,连水磨都没看心思看了。

    ——水磨随时都可以来看,还是先跟着大伙儿一起去研究那脚踏碓比较要紧。

    村人的行动力是非常快的,他们上午拿到图纸,还未到天黑便有人将脚踏碓给做出来了。最先做出来那人之后俨然成了一个指导员,被好些怎么都不会弄的村民请去帮忙。

    他是免费帮忙,但也得了不少村人自种的瓜果蔬菜,转头便给舒迎迎家送了大半。

    舒迎迎挑挑拣拣出一些好果子、新鲜的胡瓜,自己都没舍得吃,洗干净全喂了自己的小狗。

    水磨安装完成,整个豆腐坊也彻底建成,舒小姑几个先做了一些豆腐,确认豆腐坊一切用具都能正常使用后,便决定第二日开始卖豆腐了。

    关于第一次卖豆腐做多少合适,舒迎迎和她们商量了一下,先做个十斤豆子便可。石膏豆腐一斤黄豆可以出三斤多的豆腐,十斤豆子也有三十几斤的豆腐,试水足够了。

    第二天,差不多刚到卯时,舒迎迎忽然听到一道关门声。

    是金荷出门了。

    舒迎迎睡眼朦胧地从床上爬起来,打开帘子出去,经过舒涛的床时,顺便推了推他,“阿弟,起来看阿娘磨豆腐了。”

    舒涛咕哝着翻了个身,完全起不来。

    舒迎迎又推了推他,见阿弟实在没反应,便不再管他了。

    舒正也起了,正在拿柳枝漱口,见女儿游魂一样飘出来。在她脚边,又跟着一只迷迷糊糊的小狗。

    一人一狗迷迷瞪瞪的样子如同一个模子刻出来的,看得舒正直发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