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舒迎迎刚做好的堆肥正好派上了用处,不过到底是第一次使用,舒迎迎就从家中讨了两亩地来试验,将这两亩地加入堆好的有机肥做底肥,然后再播种。

    这样这两亩小麦的整个生长期,都可以和没加底肥的做个对比,若长得好,便可继续用这个法子做堆肥,后续用来做追肥。

    秋种结束后,天气便越来越冷。作物生长变慢,连湾村人的生活好像也跟着变慢了,不再似春夏秋那般忙碌,每日村中央大树下,也能看到闲磕牙的村人了。

    这个时节,就正适合造房建屋,谈论婚嫁。

    尤其是今年连湾村绝大部分村人收入都比往年好,舒迎迎就看到有些人家从外面买了瓦片回来,将家里的茅草屋顶换成瓦片屋顶。那些家中有适龄儿女的,不是今日见这个媒婆,便是明日见那个媒婆。

    舒迎迎大伯家也办了一场喜事,舒迎迎的大堂兄舒卓成亲了。

    舒卓今年已经十八,他这门亲事是三年前定下的,不过定亲没多久,女方父亲就出事了。彼时女方家中还有幼弟病母,她不愿在热孝中出嫁抛下家中不管,欲为父亲守孝三年,也不想耽误舒卓,便提出退亲。

    不过舒卓没同意,坚持等了女方三年。女方感动于舒卓三年坚定的等待,时常做些东西托幼弟送来,譬如给舒伯娘等人的鞋袜,给舒爷爷和舒奶奶的外裳袄子,就连舒迎迎都收到过对方送的头绳。

    所以虽然婚期推后了三年,但舒大伯一家对女方依旧是非常满意。

    女方是秋收之前出的孝,双方年纪都大了,因此一闲下来,舒大伯便将亲事操办起来,迎了新妇进门。

    舒迎迎这位刚进门的大堂嫂是个利索人,进门后就将家里事物操持了起来,大大地给每天都要做豆腐的舒伯娘等人减轻了压力,喜得舒伯娘逢人就夸。

    除了舒卓成亲,已经年满十六的二堂兄舒杰在自家阿兄成亲没多久后,也定下了亲事,婚期就在明年。

    除此外,还有人找上门,想给舒湛说亲。

    舒湛心智成熟,但也还未满十五,在舒迎迎眼里,自己的阿兄还是个面庞一团稚嫩,脸颊两边如今还有小肥膘的小少年,怎么就有人说亲了呢。不过她知道这年头的人结婚都早,一般年满十五就可嫁娶,所以舒迎迎也只是默默地震撼无言。

    她却不知,在旁人眼里,舒家老二房的舒湛是这附近不可多得的读书人,家中阿爹又有木工的手艺,本身条件就好。如今老二房更是一步步起来了,早已是周遭人家都看上了眼的殷食人家。

    就连她自己,如今还未满十三,其实也已经被人早早瞄上了。

    当然,这说亲的被金荷给拒了。

    舒湛明年就要参加院试,此时不能分心,且不管能不能过,家中目前都没有给他说亲的打算,至少也得等他再长两年才开始考虑。

    说亲没成,这在媒婆的意料之中,倒也谈不上多失望。且说不成舒湛,这舒氏老二房也还有其他如今家境也不错的适龄人。

    因此,今年的老二房很是办了几场喜事,舒迎迎感觉自己吃席都吃胖了。

    而老二房连续的喜事,只是今冬日常很小的一部分。

    秋收之前,舒迎迎就计划着造新房,房屋的设计已经完成,建房的地也挑好了,就在族塾旁边。

    没错,舒迎迎准备建族塾了。

    舒氏老祖宗一直有这个计划,只是几代人都不曾实现。如今舒迎迎有这个能力,便想着帮衬一把,让族人们能多学些东西,将来可以过得更好些。

    这建族塾的钱,舒迎迎出了大头。她将自己拿到的那些分成都投了进去,这些钱自然是不够,舒迎迎便拿了块后来上呈耧车和曲辕犁后清河县令又一次奖励的银铤,再从族产里掏一些出来,这样就绰绰有余了,便是未来一年族中学子们的笔墨花费也足够了。

    知道要建族塾时,整个舒氏新族都激动沸腾了,这可是造福子孙后代,甚至改换门庭的大好事。便是林氏和那些杂姓人家也跟着激动,不知道等舒氏族塾建好后,他们家的孩子能不能也去那里就学。

    总之,当族塾开建后,踊跃出力的人不止是舒氏新族的人,林氏、杂姓那边也是家家户户出力,就连老三房的一些人,也偷偷摸摸来帮忙。

    舒迎迎和作为族长的舒爷爷也没阻止,说到底他们跟老三房的恩怨,也就是和舒老三那几兄弟,和老三房最下面的那些族人其实相关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