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春秋》曰:“夷狄入中国,则中国之,中国入夷狄,则夷狄之”。孔圣人的话,直接阐明了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这样的民族区别的观念,进一步提出“中国圣王无种说”。认为中国的任何一个民族只要他有志气有才能,都可以统治中华成为圣王正统。

    他说:“舜生于诸冯,迁于负夏,卒于鸣条,东夷人也,文王生于歧周,卒于郢,西夷人也。”更强调要“以华变夷”,反对“以夷变华”。

    这里的“变”是“改变”的意思,就是要用华夏的文化礼仪制度来改变四夷的文化礼仪制度,把四方之民纳于华夏文化之下,化“夷”为“华”,也就是主张民族同化融合。

    中华民族,不是单纯以血统种族来论,而是依靠文化认同来划分。以孔圣人的观点,无论是黑人、白人,只要学习中华文化,认同中华文化,那么他就是个中国人;而生于中国,长于中国,但却是黄皮白心,认为欧美文化是精华,华夏文化是渣滓的,那么他就是个外国人。

    这才是大中国,一个文化上的大华夏民族。这才是中华文明历经数千年不灭的根本,无论是哪个少数民族将中国领土占领,只要要认同了中国文化,他最终都会被同化成中国人。

    《东风破》当然不能代表中国文化,但它却可以和小天的名气结合在一起,让喜欢它的人逐渐对中国传统文化感兴趣,然后去接触她、了解她,最终为她的魅力所倾倒。

    《中国风》这张专辑的出世,炸了!乐坛炸了!

    “谁在用琵琶弹奏,一曲东风破;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犹记得那年我们都还很年幼;而如今琴声幽幽,我的等候你没听过……

    京城某书店,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头子正坐在板凳上,脚翘着二郎腿,听着CD里传出的《东风破》,手指敲着扶手,一边陶醉得摇头晃脑。

    “马爷爷,您老怎么不听京剧,改听流行歌曲了?”一个中学生来到书店,好奇的问道。

    老人马着脸说:“谁说我老头子就不能听歌曲了,我爱听什么就听什么,谁管得着?”

    少年连忙道:“我不是说你不该听,可你听着流行歌,脑袋却像听戏一样摇来摇去,看上去好别扭。”

    “别扭吗?那些小青年听什么摇滚,屁股也摇来摇去的,我摇脑袋怎么了?”

    “当我没说。你听的这张专辑还有吗?我要买一张。”

    “哎!听这样的歌就对了,这才是歌嘛!听这二胡拉的多好。”

    。。。。。。

    京城某大型音像店。

    老板播放着唱片里的新歌《东风破》,门口一张大广告:“杨笑天的新唱片已到货!”不到半个小时,音像店里已经挤满了人。

    “别挤,别挤,货源充足,都有份!”老板满头大汗。

    “十张,我要十张!”

    “喂,前面的,你买那么多听得过来吗?”

    “为了天赐加更,我买这么多你管得着?”

    “买你老母,你买那么多,买光了后面的人哪里买去!”

    老板笑得合不拢嘴,正数着钱,一个伙计突然喊道:“老板,唱片卖完了。”

    “卖完了?这么快!”老板一愣,这一天不到,他进的五百张唱片居然就光了,比一线歌星的唱片还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