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当初,自己为什么报师专?那时,分数并不低,各类专科学校都好报。但他觉得,只有师专才能学到真知识。知识就是力量!博学的人,走路也是理直气壮的,心底充实吧;即使物质生活清贫一点,又有什么要紧!

    不过,说实话,他报师专决没有教初中、小学的意思,以为起码要在县办高中教书。只要自己用心教书,注意学习,再进修本科,写论文……

    他想过,中国社会五千年文明史,奇谈怪论不少。茫茫思想界,给人混沌模糊、高深莫测的印象。应该追根溯源,旁征博引,独辟蹊径,另树旗址,成一家之言。

    当代文学的盲目崇拜,达到了令人吃惊的程度。虽然政治口号少些了,但并没有迈出大的步子,这也许就是中国作家得不到诺贝尔奖的原因之一吧。

    作家们的心思全用在结构的新潮、内容的怪异,语言的花哨上,尽量淡化情节,让人看得直皱眉头,味同嚼蜡。他认为文学家先应该是思想家,要反映火热的现实生活,这也许就是意识流先锋派文学不受欢迎的原因吧。

    他甚至认为新诗到了空前危机的状态。

    他曾与王歇讲起中国文学的鼎盛时代大概是在三十年代。那时候,作家是平等的,辩论是用事实说话的,而不像现在空讲那么多的大道理,有那么多的条条框框。

    那个时候,作家没有现在这样容易出名,没有明确的巨人矮子之分,都攥着劲写,为民族的命运哀哭,为民族的振兴呼号呐喊,绝不是像现在有些人无病呻吟!

    他们在中国文学史上和世界文学史上zhan有一席之地,他们是不朽的!

    自己应该抓紧时间学习,查阅并积累资料,争取做别林斯基式的文学评论家。要大声疾呼,为当代文学的发展做一点贡献。王歇说你这是“咸萝卜操淡心”,杞人忧天。

    沈伟又表示,中学语文教材编排还有许多不完善的地方,教学参考书还有不少纰漏,可以撰文发表“我见”。特别是语法方面,众说纷纭,使中学语文教师莫衷一是,给教学带来了许多困难,如能有所突破,不也可以一鸣惊人么?说不一定还不要三年呢!

    吹了了一阵风,长而密的草,便像波浪样翻滚。有了些些寒意,沈伟缩了缩脖子。

    有些时候,别人的话也许是对的,特别是在很多人这样说的时候。

    无容置疑!在师专,沈伟只有专业成绩好,其它如教育学、心理学等都相当差劲。也没有用劲。他觉得这些课实用价值不大,只空耗些时间。

    这一点,同学们都有共鸣。大家把这些课的时间当做消遣。他不,钻进图书馆或寝室或学校后山的石凳上,探精索微,做札记,制卡片,忙的不亦乐乎。人们讥笑他是书呆子。

    当他涎着脸皮不厌其烦阐述了一番自己的“鸿鹄之志”以后,王歇笑他:“心有天高,命只纸薄!”

    还有几个平时走得近的同学送给他一个不无赞美而又略带嘲讽的雅号:“少年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