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古枫树下,云深不知处的这处方寸之地,老的静坐闭目苦修,纹丝不动如一尊雕塑,参悟自己的道法,少的则在其畔,翻着手中的法卷,时不时的托腮静思。

    云烟缥缈,枫叶嗦嗦。

    老的自始至终,纹丝不动。

    少的则枯坐数日,时不时的点点头,时不时的又晃晃脑,时而紧皱眉头,时而眉头舒展,嘴角微翘,似颇有心得。

    一连数日,他都是静坐参悟手中的法卷。

    并未开始修行!

    “吐纳天地灵气,入气海,凝气旋,随后散之诸脉,引气入体!将之化入脏腑骨骼间!这,这与阿公教习我们的吐纳之法大有出入,只是这吐纳并未不一,只是后续却极为不同!”这数日间,吴天埋头苦读,斟酌手中的法卷,一字一字推敲,以争取吃透每一个字,在不断的研读中,他发现,此法卷内《心经篇》与族人修习的法门一脉相承,只是却没有后续锤炼体魄,在气海凝气旋,引气入体,将之化入脏腑之法“阿公为何不传族人后续之法,这,等阿公醒来后,再问吧!”

    向着不远处静坐苦修的阿公望了一眼,随后暗暗嘀咕了一声,吴天收起了手中的法卷,在脑海再次过了一遍《心经篇》的法诀。

    将自己自法卷内悟出的经意熟悉了一遍后,他开始了拿到《猿公心经》后的第一次认真修行。

    心神沉凝,忘却外物。

    随着脑海中经文的流淌,他的意识自脑海扩散而出,天地间的灵气浓郁如潮,出现在他的感知内。

    《猿公心经心经篇》经意在他的意识中涤荡,双手按照心经篇的手印变幻着,他的脸上十分的平和,意识在冲出他的脑海后,便与这方天地间的灵气交融着。

    这一个步骤,对于他来说已经轻车熟路,并未有何滞涩。

    宛似吃饭喝水,呼吸行走,早已融入他的骨子内。

    自他通晓道理,阿公便开始教授他炼气法门。

    这对于村内的族人来说,都是如此。不知觉,这吐纳之法,已经早已融入族人身躯内,形成了一种本能。

    吴天当然也不例外。

    意识与这方天地的灵气潮交融,感应,一股股活泼泼的气息,自他身周弥漫而出,在他的意识感应到灵气潮间的活泼气息后,一团云烟般的灵气出现在他的意识间,随着他意识的轻微震动,飘向了他的身躯,而后如一抹轻纱,将他覆盖。

    这一切,都如同往昔的吐纳一般,并未出现其他不同寻常的变化。

    “这心经前半部引气入气海与阿公教授的没有任何差别!那么接下来的变化,凝气旋,到底会有怎样的玄妙?”

    在这一刻,吴天的心神有着点点激荡和期待。

    灵气团,如纱,覆盖在他的身躯表面,随后自主的向着他肚脐下的巴掌大之地,融入。

    这一个过程,同样没有任何变化,对于他来说,也极为熟悉,在他的感知内,如同常人每一次呼吸一般,除了感知中灵气的浓郁差异外,其他的并没有任何差异。

    “凝!”

    单薄的嘴唇轻吐,一声轻音迸出,他身周的如纱灵气,融入肚脐下巴掌之地的速度瞬息之间,加快了数倍。

    肚脐以下,巴掌之地,对于修行者来说,便是吐纳炼气的最为关键之地。

    气海!

    随着周遭的灵气融入他的气海,他的气海内发生着,以前不曾发生的变化。

    气海内,迷雾重重,随着体外的灵气融入,他体内气海内的重重迷雾在消散,确切的说,不是在消散,而是在依着一种诡秘的轨迹流动着,初时虽然能感觉的到,却极不明显。

    但,随着时间的流逝,他的气海内,那诡秘的轨迹,渐渐的以一种清晰的轨迹出现在吴天的感知内。

    迷雾以漩涡的方向流动,时而顺时针,时而逆时针。

    在这漩涡的中心,一点碧绿如星,定在中央。

    按照常理来说,在同一方向凝聚时,迷雾便会聚集在一起,在改变方向的情况下,它又会消散掉。

    可,吴天气海内的情况却是大违常理。

    时而逆行,时而顺行的状况,并未将气海内聚集起来的漩涡散掉,反而在每改变一次轨迹方向的时候,会凝练不少。

    如今,吴天并没有内视的能力,对于丹田气海内的状况并不明晓,但却可以凭着体内的细微感知察觉,体内一股气旋在慢慢的凝聚而出。

    “成功了?”

    体内那时而逆行,时而顺行的气旋,清晰的出现在他的感知内,这令他心底欣喜,《猿公心经》的修行算是初步成功了?

    凝气旋,在《猿公心经》内,算是最为关键的一步,很难成功!

    此刻体内传出的感知,令他十分欣喜,感觉如中大奖。

    “我成功了!”

    此刻他很想去叫醒阿公,告诉他此刻自己体内的状况,可,看到阿公如今依旧陷入苦修之中,就算自己叫他,也难以叫醒,便按捺住了内心的冲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