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青州。东平陵。

    回到东平陵的两日两夜,陶应过得很忙碌,又感觉很充实。

    在夜晚,陶应几乎将自己泡在尹氏的房里。

    二人始终兴致勃勃、乐此不疲地探讨着干柴遇见烈火的爱情。

    熊熊烈焰,可以驱散寒冬的冷冽,可以燃尽人性的阴暗,可以助长凤凰涅槃。

    陶应挥汗如雨。

    那是一幅祥和而绝美的画面。

    首发@:塔-读&小说

    “吼!吼!”

    一头不知疲倦的耕牛,对身下的土地,执着地表达着他的一腔眷恋与热忱。

    尹氏瘫软如泥。

    同样是一幅让人无限深思与遐想的画面。

    “唳!唳!”

    一块干涸已久的洼地,在风吹日晒下,土地寸寸龟裂,原本该芳草萋萋的青嫩,显得萎靡而不振,一只寒鸦生无可恋地栖息在枝头。

    陡然,久旱逢甘霖。

    在大水的肆意浇灌下,原本龟裂形成的沟壑,被雨露填满,久违的充实,让大地一阵阵颤栗。

    滋润后的土地,在耕牛的精耕细作下,在耕牛四肢的反复踩踏下,显得泥泞、松软、稀烂。

    这一刻,天地之清丽,耕牛与土地之春思,皆凝聚于一方斗拱之下,谱写下一曲和谐妙音。

    ……

    在白天,陶应几乎都泡在兵营里。

    如今,在东平陵城外的一处兵营里,聚集了五万新兵。

    当初,陶应出兵冀州前,本着救济与不浪费的原则,或者说为了替玄甲军储备后备军,特别命令吴敦在青州招兵十万。

    前晚,陶应出面招待所有在东平陵的一应玄甲军将领及青州官吏,没想到被他任命的青州练兵处军政司正使吴敦也在济南。

    “主公,这些新兵,虽然训练时日尚短,但皆出身青州黄巾,若给他们换装,上阵征战没有问题!”

    陪着陶应连续两日视察兵营,吴敦对自己编练的新兵战力很有信心,内心多少有点得意。

    “主公,不仅济南的五万新兵如此,齐郡的另五万新兵亦如此!”

    吴敦又补充了一句。

    毕竟是同一批兵源,状态相差无几,陶应没有见过,但吴敦有责任让陶应心中有数。

    扣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嗯!”

    陶应不置可否地回应了吴敦一句。

    继续背搭双手,凝神观望一队队按后世练兵方案操练阵型的新兵,漆黑而明亮的眸子里,不时闪烁精光。

    陶应的反应,落入吴敦眼里,让吴敦暗暗舒了一口气。

    “看来,主公对新兵还算满意!”

    吴敦看得出来,陶应连王朗的政务都不管不顾,连续两天待在新兵营,自然是对新招的这些尚未纳入玄甲军序列的新兵充满期待。

    “主公,北海兵团的徐盛将军,手中兵员缺额尚差一万,几次向敦催要新兵,欲补齐编制,但因新兵训练时日尚短,并未装备护甲、兵刃,只得作罢!”

    以眼下这些新兵的战力,即便没有玄甲军制式兵器及护甲,就配以缴获的杂乱兵刃,他们依然可战。

    吴敦之所以没有答应徐盛的要求,还是因为忌讳。

    “无论是玄甲军,还是新选练的民团,都是主公陶应的,而非我吴敦!”

    塔。读<小-说APP,-完全>*开源免。&费的网文小说网站

    “主公能将十万大军的选练之权交给我吴敦,我自不能辜负了主公的信任!”

    吴敦很清楚,若他私下给徐盛调拨一万新兵,即便陶应不会说什么,但吴敦敢保证,这种僭越,会葬送自己在陶应心中的信任。

    “到那时,看在昔日的功绩上,主公能让我领一地方令算是施大恩了!”

    吴敦的谨慎,以及他话里话外的意思,陶应自然心领神会。

    “你用心了,你做得对!”

    陶应赞赏地拍了拍吴敦的肩膀,心中很满意吴敦的醒目与警觉。

    至于哪里做得对,陶应相信,以吴敦的聪明,他能领会。

    “哥不反对你有野心,哥只讨厌你目中无我这个主公!”

    通过连续两日的观察,陶应自然也看出这些新兵不缺战力。

    或者说,这些新兵,不缺血性。

    身份证-伍陸彡⑦④彡陸⑦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