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青州。东平陵。尹氏宅院。

    陶应与典韦离开新兵训练营,一进城,没再四处闲逛,径直回到了尹氏的住宅。

    “子曰:‘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刚行至宅院门口,陶应便听见院内传来的朗朗诵读声。

    “是何晏那小正太!”

    陶应一听声音,就知道是何晏,会心一笑,嘴角微微上翘。

    “恶来,你自便,明日一早用过早饭,我们便出发去齐郡临菑。”

    这片住宅属于济南相府群,吃饭自然有人招呼,所以陶应并不担心典韦会挨饿。

    “诺!”

    典韦一点推辞都不打,朝陶应抱拳躬身一礼,转身疾步而去,似乎担心下一秒陶应会变卦一样。

    “嘿!”

    “这头笨金刚,难道春天来了,遇到了相好,都这般迫不及待了吗?”

    瞅着如躲瘟疫般匆匆而去的典韦,陶应老脸一黑,腹诽不已。

    “呼!”

    待到了自己的住处,典韦如释重负般,长吁一口气。

    刚才即便陶应不说,知情识趣的典韦也不会待在尹氏的宅院。

    当然不是典韦避讳,而是他不愿头大。

    站点:塔^读小说,欢迎下载-^

    听何晏、曹昂院里读书,典韦头大。

    听陶应、尹氏房中唱曲,典韦头大。

    “丑金刚,你给哥等着,早晚替你物色一只母猩猩!”

    陶应对典韦躲什么心知肚明,心中暗暗有点后悔。

    “早知典韦不开窍,就不该将那臀肥如车轮的鲜卑女人送给郝帅那小子!”

    摇摇头,陶应一步跨入尹氏院落,一眼就瞧见何晏与差不多同岁的曹昂,正站在院中老枣树下背书。

    “子曰:‘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何晏刚背诵到《论语·泰伯篇》中的“名句”。

    闻言,心中正不忿的陶应,眉头一挑,眼珠一转,闪过一缕狡诈。

    “子曰……”

    原文来自于塔&读小说~&

    “停!”

    陶应背搭着双手,换了一副道貌岸然的嘴脸,喊停了背书的何晏。

    “呃,阿……阿爹……”

    背书被喊停,不明就里的何晏,错愕抬头,望着陶应,一头雾水。

    “没有背错呀,这个坏人要干嘛?”

    迫于陶应的“yín威”,原本天不怕地不怕的何晏,屈辱地选择了妥协、逆来顺受。

    没办法,有一个重色轻子的妈,何晏不愿被“双打”。

    “陶将军……”

    陪在一旁的曹昂,也被一脸严肃的陶应搞得暗暗发憷,语音怯怯,比往常弱了三分。

    “一点都不像曹孟德啊!”

    塔读@<p>

    陶应朝曹昂额额首,算是打了招呼。

    目无表情地又盯向何晏,陶应开始了他的表演。

    “晏儿,你来说说,‘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乃何意?”

    何晏一愣,继而恍然大悟。

    “原来,这个坏人是要考教我《论语》大意!”

    原本有点忐忑不安的何晏,脸上的不安一扫而空,眸子里闪过一抹自信。

    “此意乃说:百姓能日用而不能知也。”

    一点也不迟滞,有点小得意的何晏,张口就说出大意。

    “也就是说:对于黔首百姓,只能使他们按照我们的意志去做,不能使他们懂得为什么要这样做。”

    许是担心陶应智商不够,何晏又特别替陶应用大白话解释了一番。

    塔读小说,无广>告^在线免。费阅&读!

    别看何晏只有十岁,但他启蒙很早。

    何进那个屠夫满脑子肌肉,却不愿让孙子端自己的饭碗,被士人瞧不起。

    所以,早早就请大儒宋忠给何晏启蒙,传授《论语》。

    “呵呵,这是在鄙视爹!”

    陶应嘴角一阵抽搐。

    “不孝子,等爹收拾完你,再去打你娘的屁股!”

    何晏那点小聪明,岂能瞒过玲珑剔透的陶应。

    “哼!”

    “一派胡言!”

    刚刚为何晏的聪明学识暗暗点赞的曹昂,被陶应陡然大声呵斥吓了一跳。

    “呃,错了?”

    自从来到济南,虽然每日陪何晏读诵《论语》,但曹昂对句意却不太明了,一点都不具备判断力。

    “嘶!”

    一边做针线,一边美目不时隔帘顾盼情郎的尹氏,骤然听到陶应苛责何晏,惊地将手中的铜针刺到了手指,疼得发出一声轻吟。

    不过,尹氏已顾不得手指钻心的疼,只关注院中的陶应如何教子。

    “原来晏儿说得不对!”

    在尹氏心里,只要陶应说错了,那就一定错了,她绝不会怀疑陶应与何晏过不去。

    所以,只要是为儿子好,陶应如何训斥何晏,尹氏都会支持。

    “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