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洛阳。司空府。

    当朝司空袁逢正在书房临窗赏雪,忽见人影一闪,身为虎贲中郎将的儿子袁术冒雪而入。

    袁逢一愣,又瞅了瞅窗外,大雪飘舞,又一脸诧异地将目光转向袁术。

    “我儿不在房里喝酒取暖,跑来为父这里,可是有事?”

    这十月的洛阳,虽然尚未进入三九天,却一样寒冷,袁术搓搓手,行至火炉边坐下,一边烤火,一边说明来意。

    “父亲,孩儿刚从何大将军那里过来,朝廷打算派遣中郎将孟益,率领骑都尉公孙瓒,前往冀、青、幽三州讨伐张纯等人。”

    袁逢在火炉边坐下,叹息一声,这大汉的天下,各处叛乱不断,已是千疮百孔,朝廷也是拆东墙补西墙,疲于奔命。

    “原泰山郡太守张举与中山相张纯、乌桓人丘力居联合作乱,聚兵十万,抄略青、幽、冀、徐,危害四州,声势浩大,影响甚重,四州士族豪强怨声载道,纷纷上言天子,要求尽快出兵平叛。”

    四州士族豪强的怨声袁术不关心,与他袁氏无关。

    “朝廷已任命宗正刘虞刘伯安为幽州牧,前往幽州平叛,以刘伯安在北方积攒的威信,加之孟益、公孙瓒之勇,应能很快平息张举等人叛乱。”

    “如今青、徐二州黄巾复起,济南黄巾徐和、乐安黄巾司马俱、北海黄巾管亥、管承、齐国黄巾张饶四处危祸青州,若不加以剪除,恐青州难安啊!”

    袁逢摇头苦笑,这青州、徐州张纯等叛乱之灾尚未平息,如今黄巾之祸又起,还真是祸不单行,多灾多难。

    “幸好这些事情与我袁家无干,就让徐州刺史陶谦,青州刺史赵琰忧心去吧。”

    袁术眨了眨眼睛,笑眯眯地望向袁逢。

    “父亲,现在青、徐黄巾流寇的确与我袁家无干,不过很快就与我袁家有干系了。”

    袁逢一愣,满腹疑惑地望向袁术。

    “济南相曹操来了洛阳,做了典军校尉!”

    袁术话音刚落,袁逢瞅着袁术露出的一缕奸笑,知子莫若父,顿时心有所悟,继而悚然一惊。

    “今曹操来了洛阳,济南国相空缺,我儿意欲谋取济南相之位?”

    本小说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

    袁术朗声道:“正是,还请父亲偕叔父上奏天子,玉成此事。”

    袁逢缓缓站起身,在书房里来回走了几步,又徐徐坐下。

    “徐州刺史陶谦能趁机给他儿子陶应谋一个泰山太守之位,区区一个济南相,对为父来说,更不在话下。”

    “只是,青州黄巾不但人数众多,且已为祸数年,已成百足之虫,吾儿若为济南相,当何以应对?”

    袁术不以为然,黄巾贼寇,皆一帮乌合之众,旦夕可灭之。

    “青州剿匪不利,皆因不得其法,孩儿自有灭贼对策。”

    “再说,废物如陶应,他都能在黄巾流寇、泰山贼肆虐的泰山郡立足,我堂堂袁氏嫡子,朝廷虎贲中郎将,难不成守不住一个小小的济南国?即便是青州,也不在话下。”

    袁逢摇摇头,袁术想简单了,若是这般简单,青州的黄巾早就被剿灭了,怎会为祸这么多年。

    “陶应能在泰山郡立足,背后靠的是徐州,你可以当泰山郡为徐州一郡;我儿若去了济南国,四面皆贼,缺少支援,难以腾挪,很难有所作为。”

    “天下之大,州郡之多,可供我儿伸展手脚之地多矣,我儿何独选择济南凶险之地,与那悍贼徐和去拼个生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