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平原郡。祝阿县。

    于兹站在济水河边,眺望着西岸的大批荒芜土地,一脸的惋惜。

    “这若用来分田,得安置多少黄巾流民啊!”

    作为副军侯的王三也是一脸无可奈何。

    他与于兹不同,是地道的黄巾贼出身,更能体会土地和房舍对他们产生的巨大诱惑力,大凡有这两样资产,没有人会愿意成为黄巾贼。

    本文.首发站<点为:^*>塔读小@说。&APP^,。>欢^迎下&载APP.*免费&&<<@&

    好在陶应来了泰山郡,颁布了全天下最不可思议、最仁慈的政策,让他放下了武器,心甘情愿地接受了纪灵的征召,加入了玄甲军。

    如今,家里已分了田,建了房子,一家人终于不用再过颠沛流离、与天争命的日子,他当兵还有军饷,王三很是珍惜。

    等随军进入济南,见到同样沦为黄巾流寇、嗷嗷待哺的百姓,他就感同身受。

    如今历城聚集太多的流民,周边已没有多少土地可以分配,负责历城分田的于兹与他一商量,决定将平原郡治下的祝阿县也纳入历城分田的范围,所以他们来了祝阿。

    “于军侯,你说,我们私自将流民安置到祝阿,纪将军不会怪罪吧?”

    于兹摆摆手,一脸的自信。

    “莫说纪灵将军不会怪罪,即便是陶应主公知道了,也不会怪罪,还会夸赞我们懂得变通!”

    王三没读过书,但能分清做好事与做坏事,他们当下虽然越界,但做的是好事,没有私心,心里也很坦然。

    “我想也是,只要我们没……”

    “噤声!”

    于兹猛然挥手打断了王三的话,侧耳凝神听了片刻,又急忙俯身趴在地上,将耳朵紧紧贴在地上,少顷,神情变得凝重了起来,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有骑兵,不下于几百骑!”

    王三闻言,神情顿时紧张起来,凝神听了一会,呆望着于兹点点头。

    “从西岸来,定不是我们玄甲军的骑兵,会不会是张纯与乌桓人的骑兵?”

    于兹也不敢肯定,但小心无大错。

    “走,立即召回对岸丈量土地的百姓。”

    二人平日配合很多,行动起来很是利落,很快带着一百多名玄甲士卒跨过济水,召唤百姓过河。

    丈量土地的百姓有些分散,待于兹与王三分头将人召集至一处,督促他们过河时,疾驰而来的骑兵前锋已距离他们只有一箭距离。

    于兹手持唐刀,抢身站在了前面,他已瞅清,远处飘扬的旗帜,绣着斗大的“汉”字,还有“孟”、“公孙”字样的将旗。

    “大家莫慌,来人是汉军,不是叛军。”

    神情紧张的百姓听闻于兹之言,慢慢放下忐忑不安的心。

    于兹上前一步,盯着前方手持双头铁矛,骑跨白马之人摇摇拱手,大声通名。

    “将军有礼了,我乃泰山郡陶应郡守属下玄甲军军侯于兹,我们在此带领百姓丈量土地,不知将军来此有何公务?”

    来人正是公孙瓒,他们自过了高唐县,一路居然没有发现一队成规模的黄巾,遇到的皆是三三两两慢行讨食的流民百姓,这让他很着急,遇不到大队黄巾流寇,他就没办法伺机掩人耳目,对孟益下手。

    如今见到于兹,让他心中一喜,终于有个两三百人的队伍,且大部分像是黄巾流寇,只有少数百人穿戴齐整的黑衣黑甲,手持怪异兵刃。

    “嗯?泰山郡陶应手下的汉军?他们跑到青州丈量土地,这是何意?”

    催马赶上来的中郎将孟益听闻于兹之言,疑惑莫名,喃喃自语。

    正在踌躇要不要对于兹下手的公孙瓒,心中一动,脸上现出一丝冷酷。

    “将军,这定是黄巾流寇见我方人多势众,欲使诈偷生。”

    “再者,这里已是青州平原郡,陶应乃兖州泰山郡郡守,怎么会跑到祝阿来丈量土地呢?”

    口口五六三七四三六七五

    孟益点点头,他也觉得不可能,简直匪夷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