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华歆心情很复杂,可又无从指责,陶应当下所做,虽然有所僭越,但公大于私,这也是他愿意跟陶应此番远行冀州的原因。

    四人又一番寒暄后,陶应便给糜芳交代一番。

    “子方,青州军管,还是按老办法施行,平原郡河水东岸的高唐、漯阴、祝阿三县你暂费心负责。”

    “此番从南城带来的兵马,留两千给你,剩余五千,待修整一日,让他们渡过河水北上,跟随我一起剿灭张纯、张举及公孙瓒叛贼。”

    糜芳也想跟着陶应北上剿匪,但也知道后方的稳定也很重要,只能等陶应可用之人多了,再从繁琐的政务中解脱出来。

    当然,身在后方,安全还是最有保障的。

    “这高氏大宅,暂派人守护,找工匠再改造一番。”

    陶应指着身后的高氏大宅,叮嘱糜芳。

    扣扣五六③⑦四三陆七伍

    这里有陶应来大汉后,最美的一个回忆,若真如当初的设想,将大宅拆分给百姓居住,对这百年大宅来说,也有些可惜了。

    况且,不患寡而患不均。

    “摘掉高氏的牌匾,换一块招牌,就叫‘高唐县博物院’,将收集的一切先秦文物和有价值的当朝文物都陈列在其中,未来供百姓参观,供学者研究,也为后世子孙保护好祖宗的文化遗产。”

    “沿着人工湖附近,就地改造出一所学校来,那里清雅、安静,未来高唐县的中学就设在这里。”

    随着陶应对高氏大宅规划的一一示下,糜芳、孙观和华歆心神巨震。

    尤其是华歆,看陶应的目光由欣赏变为崇敬,就陶应对文物保护的这一番高瞻远瞩交代,便可名垂青史了!

    要知道,当下的文物,基本都是私财、私物,即便是皇宫大内,也没有明确的保护措施,更别说给百姓开放参观了。

    “对了,里面有一处小院落,那里我昨夜曾住过,感觉很舒适,就保持原样,做我的高唐别院吧。”

    陶应交代完糜芳,目光又转向孙观。

    “仲台,你是休整一日再过河,还是现在随我过河?”

    首发-:-塔读小说@

    孙观即便再累,他也不愿待在高唐,他早就手痒了,想带兵上阵厮杀。

    “主公,末将不累,陪主公今日便渡河,追剿叛贼公孙瓒。”

    公孙瓒屠杀玄甲军的事情,孙观在路上就已得知,他自然很生气,当然很赞同陶应对公孙瓒用兵,替枉死的士卒报仇。

    “那好,这里就交给子方了,我们立即前往渡口,文恒应该已渡过河水了。”

    众人没再啰嗦,立即出城,赶往黄河渡口。

    ……

    此时,城外,刀光耀目,杀气腾腾。

    一色黑衣、黑甲、黑旌旗的玄甲军,虽然未扎下营盘,但千人一部,六部阵列,整齐划一,威严肃穆,寂静无声,如同盘踞平原的一头巨兽,随时择人而噬。

    在步兵方阵后,是骑兵方阵,约两、三阵,每阵约五百人马左右,人左马右,紧紧侍立,摆出一副随时出征的姿态。

    陶应刚一出城,就被眼前的阵势震撼到了。

    首发-:-塔读小说@

    虽然之前已观看过玄甲军的操练,此番来高唐,也带着玄甲军士卒出征,但此次再看到这般严阵以待的军阵,还是让陶应生出不同的感受,尤其是多出的千人骑兵队。

    当目光落在队列中一面绣着斗大“陶”字的黑色将旗上,陶应身心俱震,目露万丈豪情。

    “这是我陶应的玄甲军!”

    “这是为我陶应征战天下的玄甲军!”

    “这是为我陶应荡平乱世、撑起民族脊梁的玄甲军!”

    陶应神情一肃,缓缓催马上前,从玄甲军队列前徐徐走过,检阅军阵。

    剑眉星目,容貌英俊,再加上这段时间在泰山郡、青州的历练,陶应身上已有上位者杀伐果决的气度。

    陶应行至玄甲军步卒队列中间时,右手抬起,握拳贴胸,大吼一声。

    “玄甲军的将士们,你们准备好了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