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陆英正在闲逛,却有人来寻找,言道其师父李玄阳命他赴太傅府,晚间与太傅宴饮。陆英折步往东,沿秦淮河来到太傅府,入得府中寻到李玄阳。

    这太傅府乃是公产,谢和为官主政十余年,并未在建邺营建私第。朝廷赐下前朝旧臣宅邸以为太傅处理公事之用。

    今日太傅府前院东西厢各值房并无外官旁人,只有李玄阳师徒及谢氏子孙在中厅列座。如侄辈车骑司马谢穆度,散骑常侍谢长度,隐逸不仕的谢道通。

    太傅长子早亡,次子谢琰在军中未还,侄儿谢玄领军在外,皆不在京中。还有孙辈东阳太守谢该,尚书郎谢澹,驸马都尉谢混,骠骑长史谢重,着作郎谢裕等。

    另有太傅侄女谢道凝,谢道蕴,道凝嫁杨家长公子杨元琳,后在谢太傅干预下离异。道蕴嫁与杨逸少之子杨叔平,也就是杨子敬的兄长。此女少有才名,文笔极佳,今日亦归家省亲。

    众人厅中列座饮酒,只有谢太傅娓娓而谈,其余子侄皆陪饮静听。

    太傅道:“老夫青年时志在林泉,惟愿隐居东山,寄情山水之中。彼时与逸少等每日欢饮,吟诗作赋,流觞曲水,好不惬意。夫人曾对我言,大丈夫不思富贵乎?

    “老夫对曰:恐怕我不想要也免不了啊。哈哈,富贵功名于世人为念念所求,在我而言不过探囊取物耳。老夫之志,岂在安享富贵?执政十五年来,虽无大功,终于不曾让社稷在我手中倾覆,夫复何求!”

    谢太傅一生爱敬夫人刘氏,中年时也曾起过纳妾之念,但又惧怕夫人不允,便暗示侄儿谢玄等人去游说刘氏。

    侄儿们对刘氏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男儿大丈夫该当光耀祖宗,开枝散叶,叔父子息稀少,叔母可择良家女子为叔父侍妾,以尽孝道。

    刘氏反问道:“这诗经《关雎》是何人所作?”

    侄儿回答:“乃是圣人周公所作。”

    刘氏道:“若是周姥所作,当无此言。”意为周公是男人,自然认为窈窕淑女值得爱慕,如果是他老婆周姥作诗,肯定不会有这种话。

    侄儿们只得作罢。谢太傅也不敢再言。

    李玄阳笑道:“世人皆言,谢公不出,奈苍生何!可知太傅当年出山入仕,是顺天应人,拯救斯民。”

    谢太傅笑着打断道:“老夫初为大司马征西参军,亲眼见证了大司马灭蜀北伐,震动中原……世事难料,大司马薨逝后,老夫接掌朝政,于今也许多年了。”

    言罢举起酒来饮了一盏,闭目沉吟道:“当年老夫曾言,子弟诸儿何预人事,而一意欲使其佳才艳艳?”

    唯有幼度答道:“譬如芝兰玉树,欲使其生于庭阶耳。此言大妙!试问天下父母,谁不望子成龙?你等兄弟子侄,就像我谢家的香兰宝树。当自强不息,承继家门,老夫行将老矣,往后就靠你们自己啦。幼度领军在外,朝中之事,你等多留心。”

    众人听他言下之意,似已决心避位让贤,不免皆惊惧不安,唯有谢道蕴心内戚戚。

    只听道蕴言道:“叔父,我谢氏门中,奕世累才,群从兄弟,不忝前人。叔父何必伤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