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下午陆英出宫,沿秦淮河漫步,游赏春光,聊遣胸中孤闷。走到清溪桥时,见岸边停靠一叶扁舟,舟上有一逸士,并不上岸,却坐在船头抚琴。陆英驻足聆听,不觉忘情。

    却听那人身边一客说道:“子猷,岸上行过之人便是桓江州。”

    陆英回头见有一位年过半百的官员,未着朝服,宽衣博袖,骑着骏马,身后跟从十数亲卫,正由东往西经过。听那人所说,该当便是辞去江州刺史之位的桓伊子了。

    被称为子猷的人对侍从说道:“你去请子野兄来,为我吹笛一曲。”

    原来桓伊子擅长吹奏竹笛,天下闻名,这舟中之人乃是杨逸少之子,杨子敬兄长杨子猷,喜爱音律,犹擅抚琴。

    杨子猷生性放达,不喜为官,只到处游荡,如今居住在会稽郡,今日刚刚来建邺,专为探视其弟杨子敬。

    侍从跑到桓伊子马前,将主人话语告知。桓伊子听说是杨子猷,立刻下马取笛,来到岸边,坐在堤岸之上,吹起曲子。

    杨子猷并未出言,只静静听着乐曲。一曲终了,桓伊子又吹了两首小调。起身扬长而去,也未与杨子猷寒暄半句。陆英心内赞叹,当真名士风度,豪放不羁!

    从始至终,二人虽未有片言只字的交流。但桓伊子上马后,杨子猷抚琴奏流水之乐,其声激亢清越,大有酬答知音之感。陆英微笑着继续往前走,如此名士,俗礼客套毫无必要。

    朱琳琳坚决不愿同叶奚游玩,陆英无奈,便不提此议。过了几日,听闻叶奚已离京返回江陵。而王元达与范宁也去寻阳、豫章赴任。

    会稽王孙玿提拔伶人赵牙为魏郡太守,酬赏他造园之功。任捕盗吏出身的茹千秋为骠骑大将军谘议参军,专门行卖官鬻爵之事。

    孙玿每日醉酒享乐,将政事都交由王国宝处理。皇帝迫于李太后面子,也听之任之。兄弟二人皆沉溺酒色,崇信佛教,京中到处建起寺庙佛殿。

    这一日,陆英与朱琳琳无事在城外踏青,来到一处庄园,里边植有数亩竹林,青翠静谧,劲秀挺拔。他二人正在篱笆外踱步,忽听得园中有争吵之声。

    陆英快走两步上前看时,竟然是前几日在岸边抚琴的杨子猷。杨子猷要从里出来,园丁不许,关上院门,定要请他上厅与主人共饮几杯。

    陆英看得好笑,这请客的也太霸道了,客人要走竟然关起门来强留。正在他二人笑语时,里边走出一位十七八岁的公子哥,宽袍大袖,学名士做派,手中拿着麈尾,长得略胖,身材高大,只是那面目实在令人无法与名士风度联想在一起。

    只见他满脸痘疙瘩,方面阔口,鼻子扁宽,头戴逍遥巾,脚踩木屐,身穿旧棉袍,怎么看都不协调。

    这人来到门口,一挥麈尾,傲然道:“子猷先生,我邀你来我竹林赏玩,却为何只看竹子不看主人,一言不发就要离去吗?”

    陆英对朱琳琳笑着道:“这位子猷先生偏偏这般做派,不管是谁,他不想说话就一言不奉,别说这小哥,便是当朝公卿也毫不留情。”

    朱琳琳奇道:“你认得他?这子猷先生是何人?”

    陆英正要回答,那公子哥听到二人说话,转头看时,见陆英潇洒英俊,朱琳琳美貌出众,当即大喜道:

    “二位客人,既来了我王家竹园,何必在外徘徊!请入内一叙,正可与名闻天下的子猷先生小酌几杯。”

    杨子猷此时见他还有几分霸道不讲理的劲头,心下暗合脾气,便轻微点头,径自往园中厅上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