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过了几日,陆英偶然听附近乡民谈论,长安城中来了一位高僧,法力无边,善于隔空取物,平地生莲。陆英不禁想起建邺城中温法师所为,与此僧人颇有相似之处。

    而更早时候,神树和尚勾结北汉大臣,数次想要谋害自己。他心中隐隐觉得,这胡僧定然有来头,且于自己大不利,于天下大不利。

    于是他扮作一个打柴人,挑了一担木薪往长安城打探究竟。薛勇个子高大,在人群中太过醒目,两人同时现身诸多不便,就留他在茅庐中等待。

    入城后,陆英假意卖薪,寻机便打听近来可有一名高僧来此。问了几个小贩与闲人,确实大都听闻过那僧人之事,据传经常在各家寺院门外施法济民。

    陆英随便卖掉柴薪,称要找高僧为老父祈告,便匆匆往街巷中隐去。他走遍了长安城中十余处寺庙,却见佛寺大多毁坏不存,僧人也逃遁无几。

    至于那高僧,则到处不见踪影。天黑时,便在城北一处小寺中暂歇,反正也不怕有人来扰,自顾悠然而卧。

    陆英刚在殿中香案上歇下,就听后殿有呼吸之声,且伴有脚步微挪的响动。陆英也不理会,只当是哪个难民正巧躲在这里,看到人来就在暗处偷偷窥视。

    过了许久,忽听那人哎呀一声,上前惊呼道:“陆真人!您怎得也在此地?”

    陆英闻声转头,当即认出这人竟是阳平公蒲巍。只见他衣衫破烂,须发凌乱,人瘦了好几圈,黑瘦的脸颊顿显苍老。

    陆英坐起身来,瞪大眼睛问道:“阳平公?你为何在此?”

    蒲巍险些落下泪来,深深施了一礼,答道:“城破之后,在下并未离去。一直躲藏在长安城内,想要伺机刺杀段冲,为我大汉报仇……可惜,在下无用,别说找不到机会入宫,自己都差点饿死!幸亏这寺中有几个老沙门尸首,我才……”

    陆英听他说的凄凉,也十分不忍,从怀中取出干粮,怕他吃不下肉食,分给他两块胡饼,令他先垫垫肚子。

    等他吃完胡饼,陆英道:“阳平公未堕壮志,令人钦佩!只是要想刺杀伪帝谈何容易?凭你一己之力恐怕绝难成功……”

    蒲巍答道:“在下也知本事低微,但国仇家恨,不容蒲巍推脱。如今遇到陆真人,若是能得您相助,则事必可为!”

    陆英暗暗头疼,怎么人人皆想借自己手杀段冲。

    他摇头道:“纵然是我,也难轻易进宫……此事先不提,我这次来长安,是想寻找一位高僧,一位才到长安的高僧。听闻他近来日日在城中为法施术,被众多百姓奉若神明。不知阳平公可曾见到此僧?”

    蒲巍道:“陆真人莫再称呼在下阳平公,如今只有贱民蒲巍。连大汉国都没有了,还什么公侯的……

    “我确实遇到过一位才来长安的胡僧,前两夜他还在这寺中歇过。听他讲来自西域异邦,在佛祖前发了大愿心,到中国来拯救万民……还自说他法术精深,能隔空取物平地生莲,只是我却不信,让他露一手也不敢,想来是吹牛的!”

    陆英大喜,问道:“蒲兄可知这胡僧如今在何处?他还与你说了些什么?”

    蒲巍摇头道:“他去了哪并不知晓,那夜之后也从未再见。他和我也没说什么事情,就说我命中富贵,前途无量……哼,蒲巍都混成如此模样了,还净说些没边的胡话!”

    陆英略感失望,又问道:“蒲兄可知他名姓?来自西域哪国?”

    蒲巍对此一概不知,只得不住摇头。陆英叹息一声,正要躺倒在香案上。

    蒲巍突然道:“对了,那胡僧说凭他的本事,用不了几日就能被请入皇宫,奉为座上宾。也不知是不是真被段冲请去了!”

    言罢不安地观察陆英面色,可能是怕陆英不信,以为自己故意如此诱导。

    陆英坐直身躯,颔首道:“蒲兄此话也不无道理!这僧人既然有如此神通,段冲也该知晓了他行迹。真被请入宫中也说的过去。”

    蒲巍放下心来,又道:“若是被请入宫中,段冲将其封作国师,那么想再见他就不容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