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夫君,我答应了!”

    就在刘和踏出房门前的最后一秒,赵雨终于按耐不住自己内心的好奇,服软道。

    刘和闻言,顿时大喜,回头说道:

    “其实也没什么,就是给你哥,找了两个好朋友。”

    说完,刘和不待赵雨继续追问,出门踏步而去。

    这时典韦早已在门外等候。

    见刘和出来,典韦当即说道:

    “主公,招贤馆那边,已经安排好了,你看是否现在就出发。”

    “现在就去吧!这些日子只听说,一直有人来投,但都未做出详细的安排。”

    “今天再不处理,恐怕天下人皆会以为,我刘和是信口开河了。”

    说完,刘和坐上门外的马车,往城东招贤馆赶去。

    此时招贤馆内,亦是一片议论纷纷,很多人都在讨论,为何突然把他们召集起来,只有寥寥几人,不为所动,一副安然自得的模样,坐在那里喝茶,养神。

    很快刘和行至招贤馆外,见馆中如此热闹,脸上顿时笑容满面。

    此行,他所求不大,十选一即可!

    见刘和乘坐马车到来,再加上典韦率兵护卫,招贤馆内的,顿时停止了议论,因为他们知道,决定他们往后命运的人来了。

    刘和在典韦的护卫下,来到了事先安排的房间当中。

    这时招贤馆主事也适时的递上名录,拱手说道:

    “主公,这是近日所投之人,皆记录在册,一共有一千五百六十三人。”

    听见有一千多号人,刘和顿时震惊了,随即问道:

    “这一千多人,都来了吗?”

    “基本都来了。”

    “既然如此,那就按照特长,到来时间,工匠类三十人一批次,士族学子十五人一批次,分批唤他们进来!”

    “至于武将,就先行安排在校场,能敌十人者留下,不能的,看其愿向,再行安排!”

    “喏!”

    很快,第一批三十人进来。

    一番见礼后,刘和问道:

    “各位从各地,投我招贤馆,想必心中已有准备,和也不多说什么,各位有什么想问的,尽管说。”

    “敢问大人,招贤馆上所说,一经录用,分配田地,可是当真?”

    刘和轻点头:“关于这点,各位尽管放心,和在招贤馆上所说,一应为真。”

    “只要你们身家清白,有真才实学,不但分配田地,还可以为官,你们的小孩,也可入我所办书院就学,且一应所需,皆由和出,无需分文。”

    听见刘和所说,人群中,还是有人不信,追问道:

    “大人,恕我等逾越,眼下幽州,好像并未兴办书院,这书院就学,又从何说来。”

    “和在城外所建新城之事,想必各位应该知晓,届时等新城建设完毕,我等迁过去,书院便会设在当前的蓟县之内。”

    “另外院主之位,和已经拜托家父请的郑公出山担任,此外还有并称一龙的管宁与华歆、邴原三位大贤。”

    “敢问大人,郑公可是大儒郑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