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正在低头奋笔疾书的朱标一听到周成的话,立刻抬头看去,脸上带着一丝期盼,“今天老师还会再给我们上一堂关于农业的课?”

    周成:呃,这件事情,只能靠那个“大弟子”了。

    而另外一个人,则是对这种事情不感兴趣,他更想要的,是战斗,是冒险。

    周成在朱标面前坐下,朱棣一看,顿时大失所望,咧了咧嘴,说了句:“我先去水稻地里转转。”然后一溜烟的走了。

    朱标看了他一眼,向周成道歉:“棣儿心浮气躁,看不懂《农经》上的东西,还请大人见谅。”

    周成摆了摆手,一副无所谓的样子,这个年纪,很少有人愿意去学。

    在他看来,黄老哥一家的眼光还是很高的,从朱标的表现就能看出,他成熟稳重,一点都不年轻。

    周成也不废话,从怀里掏出一本经过系统过滤和打包的农业类书籍,直奔主题,询问朱标。

    “我这儿有一本我自己做出来的农业方面的书籍,里面不但有我讲解的内容,也有我这些年在农业方面的心得体会。”

    朱标缓缓站起身来,面容肃穆地问道:“阁下何意?”

    周成见状,心中一松,宽慰地道:“我看你对农业很感兴趣,也很勤奋,所以打算将我一身所学,免费传授于你,但我有一个要求。”

    朱标兴奋地从椅子上跳了起来,“您有什么吩咐,尽管吩咐,属下一定照办。”

    周成露出一个高深莫测的笑容,慢条斯理地说道:

    “你要做的,就是尽可能地将它传播出去,将其中宝贵的东西传播到全国各地,让更多的人受益!”

    朱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下来,生怕周成后悔。

    他起身对着周成深深一拜:“周大人再次展现出了你的高尚品德,你的所作所为造福苍生,为大明立下了汗马功劳。”

    “你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失望的,一定会将你的名字,传播到整个大明,不辜负你的一番苦心!”

    “好!”点了点头。

    周成更是兴奋地起身,将朱标给搀扶了起来:

    “应该是周成谢你和黄老哥,哪怕我只是个平民,没有什么名声,也要给我指点,让我的一身本事不会白费!”

    “有什么不懂的,尽管来找我,以后我一定帮你。”

    朱标感激的点了点头,他也明白这件事非同小可,当即就领着手下的人返回皇宫,准备面见朱元璋。

    朱元璋在皇帝的书房中停了下来,问道:

    “小子,你觉得我们该拿出什么东西来?”

    朱标高声说道:“回父亲,这本《农业典籍》是周先生写的,他已经将它整理好,并且已经准备好了,将它贡献给帝国和子民!”

    朱元璋大喜过望,说道:“让朕瞧瞧!”

    他被这本书的厚实吓了一跳,连忙打开一看。朱标一直在为自己的父亲辩解。

    朱元璋越是翻阅,越是心惊,周先生写的这本书,不仅是他从未见过的完整的,而且是他从未听说过的新技巧。

    除了种子的选择、栽培、浇水、肥料、药剂等,还有根据气候、土壤情况,对各种作物进行管理的方法,比如大明现在正在大力发展的棉花,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

    朱元璋忍不住一拍大腿,大声喊了起来。

    “周先生当日展现出来的,竟然只是他实力的一小部分!”

    朱标也是点了点头:“没错,周老师博学多才,我最近一直跟在他身边,总觉得他好像懂了一些东西。”

    朱元璋扫了一眼桌上的文碟,叹了口气:“若是有周大人这样的人才,朕也不用这么担心了!”

    朱标微笑着安慰朱元璋:“父亲,天佑了我大明朝,你也是有眼光的,没有浪费他的天赋,否则当年也不会没有发现周大人的才华。”

    朱元璋哈哈一笑道,这话说到了他的心里。

    他是真的相信,上天一定会把这样的天才,赐给大明的。

    “阿泰,这件事就拜托你了,如果你实在抽不出时间,就把你四哥也叫上。”

    “我觉得周先生的那个所谓的实验地挺好的,你让人按照周先生的方式种植,同时将《农经》上的知识消化吸收,等整理好了,再让农民们去宣传推广。”

    “这件事情,必须速战速决!”

    朱标领命而去。

    监察院和户部也派人参与其中,很快,第一个普及了棉田的地方,便开始了农业技术的普及和改良。

    当《农学》的消息,在田间大街小巷中流传时,周成这个名字,就像一阵风,席卷了整个村子,他虽然躺在床上,但是却得到了源源不断的名师值。

    这些数字,每一个都是随机的,但是绝对是海量的,这段时间,周成每次醒来,都会被系统中突飞猛进的名师值震惊。

    他也不奢望黄老哥会立刻用到这本《农经》,也不奢望他能立刻向官府禀报,周成想着这些人有可能是有功劳的,他们庄子里的田地应该很多,告诉庄头佃家,告诉他们关系好的同事也无妨。

    技术和知识的自动普及,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也是一个过程。

    但周成去了镇上,所有人都来找他了。

    “周老师,你就是周成,也就是《农要大全》的作者?”

    此县距离应天郡不算太近,故而当地人以“京都居民”自居,见多识广,见多识广。

    看到周成,都在询问,这才让他们的好奇心得到了满足。

    周成见瞒不住,只能讪讪的说出实情。

    众人纷纷叫好,仿佛成了名人一般,与有荣焉。

    哎,这位大人物就在旁边呢,还是咱们县城的。

    “那时候,我和周老师也是一起的。”

    很容易让本地人在外人面前炫耀,虽然不懂,但也很厉害。

    老实说,周成也是在他去过一家书店,把《农要大全》里的东西看了一遍,才确认这本书就是他送给黄标的。

    黄标将一些不合适的地方,改成了《农要大全》,也不知道是谁写的,居然还写了一个序言。

    周成看到这一幕,就像是一把手枪突然变成了一门火炮,他的宠物犬被清洗的干干净净,啧啧,竟然是一只稀有品种。

    他之所以让黄标这么做,就是因为想要从他这里得到一个好的结果。

    她回头一看,卧槽,这家伙非但把她的话当回事,而且还让她如愿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