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周成走进了异常空旷的工部,还以为自己跑错了呢?

    堂堂一个工部,居然一个人都没有?

    “什么人?竟然胆大包天,胆大包天到了我这里来?”

    周成道,“本官是来见贵官的。”

    “薛大人,你来了!”

    薛祥探头探脑,一瞧之下,顿时一愣。

    这不是传说中的那个周成嘛?

    周成,在应天城之中,也是赫赫有名,大明最得力的大臣之名,早已在朝廷之中流传开来。

    他并没有在朝廷中任职,但是他的成就,已经是惊世骇俗。

    他一手创建了这家报纸,现在却成了国家财政稳固的储备银子的机器。

    仅仅是这一份成就,就已经足够让其他的文武百官自惭形秽了。

    这是孙子日啊!

    薛祥连赶紧迎了上去,脸上堆满了谄媚的笑容,“周经理,您今天怎么来了?”周成一愣,随即露出一丝笑容。

    周成微微一笑,说,“大臣,在下此次前来,乃是奉了皇上之命,为上林苑与应天城之间开辟一条大道。”

    “皇帝让我在春天的时候将这条路修好,这就是我到工部来求两位的原因。”

    “去找几个能工巧匠,我要把这条路修好。”

    对于周成,薛祥心中其实是有些感谢的,毕竟他的加入,让工部渐渐有了成绩。

    这条河的减水线,都是他们的责任,光是这一点,就能让他们有足够的表现。

    要不是这座大坝,他们这些工部的人,怕是要饿死了。

    不过,周成这次过来,却是带着一个大项目过来的。

    周成对薛祥来说,那可是天大的恩人!

    虽然修官道比不上大坝,但再小的损失,也比建造大坝要大得多。

    薛祥被周成救了一命,感动涕零。

    “周总编,多谢你帮我完成这个大项目,我还担心年底的考试会不会因为临近冬至而耽误了。”

    周成愕然地看到,这个工部,和他心中所想的,有着天壤之别。

    在任八千的记忆中,至少在六个部门中,工部算是比较重要的部门了。

    谁能料到,经过薛祥的一番解释之后,他们的工部会如此落魄?

    薛祥叹息一声:“说句实话,朝中并不是年年都有大规模修建,如此看来,工部在朝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周成眉头一挑:“当年皇子提议建造船厂的时候,不是也答应了吗?”

    薛祥苦笑道:“国库里的钱都花在了农、商两方面,所以我们的工部才会停滞不前。如果没有足够的银子,造船厂的建造就是痴人说梦。”

    周成听完了工部的种种苦衷,顿时对薛翔生出几分怜悯。

    “为什么不是工部自己生产?你完全可以大量生产,然后拿去贩卖,换取建造造船厂的资金。”

    薛祥一脸的无奈:“周总编,我们这些工部人员,可没有像您这样有头脑,能够自己生产,实在是太不容易了。”

    周成想起了自己的工坊,曾经给老朱做了不少锦衣卫的衣服和兵器。

    既然工部如今无所事事,那就干脆将自己的工坊也迁到这里,省下一大笔费用。

    他的这个工坊,最多也就是做点轻的东西,要做点重的东西,还是要到工部去做才行。

    “如果你信我的话,三个月的时间,我一定能让工部,重新振作起来。”

    薛祥的双目瞬间睁大,诧异地盯着周成道,“周会长,你说的是真是假?”

    他自然是信任周成的,现在的报纸已经证明了周成的优秀。

    薛祥被周成这突如其来的救命之恩弄得有点措手不及。

    没想到,他们这一次的麻烦总算是解决了。

    “我有必要说谎吗?”

    “周总编,您对我太好了,我都不知道该怎么报答您了。”

    “我是个讲究利益的人,以后工部赚了钱,我也能分一杯羹。”

    现在的大明法律,已经被周成修改过了。

    如果没有损害到民众的利益,那么,贿赂就不算受贿了。

    在周成看来,这就是收了他的报酬,只要他完成了任务,他就能分到他应得的那一份。

    拿了钱,却什么都不做,这就是贪污!

    周成不咸不淡地说道:“如今的道路,大部分都是青石铺地,不过被雨淋了一遍又一遍,早已经凹凸不平了。”

    “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的粮草还没有运到目的地,就会被震飞。”

    “这些人种粮食不容易,想要造福他们,就得给他们修一条路。”

    薛祥一听,这可是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道路,这可是一条造福百姓的大道,若是做的好了,恐怕老朱也会对自己另眼相看。

    “我会派出有经验的匠人,和周总管一起,前往上林苑,为总管铺路。”

    周成摇了摇头,说道:“这条路,不能像以前那样,重新铺一遍。我希望能够有一条平整的道路,这样运送物资的时候就不用那么辛苦了。”

    “铺、铺着水泥的道路?”薛祥摸了摸脑袋,他还真没见过周成口中的那条路,“属下糊涂,周总管要修的不是沙路,而是土路?可泥路岂不是越走越脏?”

    周成道:“把最好的匠人都请过来,其他的,我自会处理。”

    “好,周会长有什么要求,我就做什么。”

    任八千笑着说道:“只要这条路修好,我可以向你承诺,从此以后,你的工部可以做到自给自足。”

    若是哪一日,他们真的可以做到这一点,那么他们在其他六大部门中,绝对是排得上号的存在。

    薛祥满面喜色:“周总管,下官以后可要靠你了。”

    周成点了下头,转身出了工部。

    他已经想好了,等这条水泥路修好了,以后大明的道路,就全部由工部负责了。

    他们可以自己生产,也可以打出自己的名气。

    官道是一国之根本,连一条路都走不通,还谈什么国太民安?

    这一天,是冬至。

    按照周成的吩咐,薛祥让工部的铁匠们开始制作水泥板。

    当混凝土出现在这个世界上的时候,大明就会迎来一个繁荣的时代!

    没有方便的运输,任何一国的繁荣都是不可能的。

    只要有足够的交通工具,那么这个世界上的商品,就会越来越多。

    这几天,朝堂上都是寒暑天,所有的大臣都在家中与亲人团圆。

    唯一的例外,就是周成,他是一个人,一个人。

    只是不知道,老朱许诺给他的那门亲事,到底还算不算呢?

    周成这边正郁闷呢,那边朱标也来了。

    “周老板,都已经是大冬天了,您还在报纸上忙碌什么?是时候休息一下了!”

    周成干笑一声:“你看我,现在还一个人呢,不比你,有妻儿在身边,有温暖的阳光。”

    只有朱标,才会在冬至的时候,想起孤独的他。

    朱标一脸笑容:“周大人,我特地邀请您到我这里来做客,也算是为我儿子献上一杯新郎官的寿辰。”

    “朱允炆出世了?”周成霍然起身,惊喜地问道。

    “你说我会有个男孩,我还不太相信。如今看来,你的儿子已经是你的后人了。”

    周成问,“那么,殿下可曾知晓,殿下是否已生下了?

    如果老朱知道朱允炆的身世,会不会当场杀了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