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徐玉愣了一下,然后用力的点了点头,这件事牵扯到了自己的孙子,哪怕她父亲是一代名将,徐玉也不敢多说,她这个人性格比较直接,但也知道自己该怎么做。

    周成看着这一幕,哈哈大笑起来:“大家都说宋廉是一位好老师,不得不承认,他在文臣一途上也颇有建树,不过,难道雄鹰真要成为一名文臣?”

    “另外,本王所说的‘文臣’,并不是说真正为民服务的那种,只是单纯地说‘国子监’中,教导高官、宋廉这位‘文臣’,确实已经算是一位‘好臣’了。”

    “可是,老哥,难道你要把我当成一个文臣来对待?”

    雄英可是下一任的皇位继承者,既然如此,他还不如去当一个无关紧要的皇子呢,还不如去当一个无关紧要的皇子。

    “那怎么行?”朱元章脸色一变,沉声问道:“雄英可是要继承我们杨家的基业的。”

    马后娘娘点头,想起那些大臣们的样子,她还真不敢想自己的长孙会不会也变得这么啰嗦,万一那个老家伙嫌长孙唠唠叨叨,说出什么“诛九族”之类的话来,岂不是很好笑?

    而太子妃常如也是连连摇头,如果自己的这个孩子真的像个与哥哥不合的官员一样,那么哥哥就真的要进退两难了。

    周成点头,耸肩道:“嗯,你也看到了,雄鹰要找一个继承人,既然如此,那我们先让他读书,等他读书识字,然后再让他学习经商。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父亲,您应该明白,这其中也有很大的学问。”

    朱元章重重地“嗯”了一声,他对商业一窍不通,但是看到周成将桃源县发家致富,他就知道这其中一定有猫腻。

    “至于宋廉,他明白了什么叫‘道’。再说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大多都是瞧不起生意人,认为生意人都是一群贪财之辈,既然如此,就算是你让胡丞相引荐,宋廉也未必会同意。”周成继续说道。

    朱元章点点头,也是这么想的,毕竟是皇上的老师,而且还是皇上的老师,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你要明白,经商很需要阅历,宋廉连吆喝都不会,自然是放不下脸面,又如何懂得这些?但是,商业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要灵活多变的。所以,要想让他成为家族的继承人,最好的方法就是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接受这样的教育。”

    “自然,并不意味着你要让他在你身边坐镇。她要给他找点有特色的东西,让他学会怎么做。就像是在饭店里面遇到了一个棘手的顾客,该如何处理,你先让他看看,下次再遇到这种情况,你再让他来处理。”

    朱元章听到周成这么说,不由得点了点头,这就是当帝王的感觉。

    既然如此,还不如让宋廉教导他识字,等他有了记忆后,作为爷爷,他会和雄英一起治理国事,甚至在朝会上,都会和雄英一起。

    朱标见朱元章一副跃跃欲试的样子,很想说,你这个当父亲的,难道你忘了你这个当下一代帝王的儿子了吗?

    朱棣清了清嗓子,继续道:“周二哥所言极是,这些将领必须上了沙场之后,方可领兵打仗。”

    周成点头,随后又瞥了一眼正在玩耍的大雕,开口道:“这个世界的孩子真的好大,三年认文七年干,十年磨一剑,十年磨一剑,要是考不上,那就得一直考下去,真的很恐怖。”

    所以,周成并不想参加考试,所以,他才会来到这里,等他长大了,就成为了一个小小的知城,而周成之所以能够成为知城,完全是因为他的祖父曾经救过桃源县的知城一次,而且,他还给了他一笔巨款,而且,他对周成也有几分好感。

    这还是因为皇上没有亲自过来查看,否则的话,怕是会有麻烦。

    一张纸?

    朱家人对视了一眼,这算啥,吃馅饼?

    马大脚环视众人,开口道:“朕虽为女子,却也认为周成所言极是,雄英便由周成暂代,好歹也算是他的外甥。以后周成要是生个小孩,也好让他多点历练。

    周成望着那只还在摆弄着一个玩具的老鹰,忍不住感叹了一句:“这小子的专注度真高,以后肯定能有一番作为。”

    “对了泉子,你刚刚还说要说一些大逆不道的话,我怎么没听到,难道你没有说?”朱元章突然转头,对着卢泉问道。

    周成“啊”的一声,惊讶地望向朱元章,自己都已经说得这么含蓄了,他老爸竟然还不满足。

    朱元章让我跟他说,大家都是一家人,我也不会把这件事传出去。

    “这个,不用了,苍鹰那边的问题也处理完了,走,我们去吃点东西,不然一会儿菜都冷了。”周成说着,便要动筷子。

    不过,朱元章在半路上,阻止了我们。

    马夫人看着朱元章,知道他这么做的目的是什么,也就不再多说什么了,她知道朱元章是个很固执的人,若是不让他满意,这件事就会一直持续下去。

    “饭可以等下再吃,不过,如果你不说话,过段时间,你就会忘得一干二净。”朱元章沉声道。

    周成心中暗暗嘀咕,自己的父亲为何如此固执?

    但他回头一看,却见两人都在看着他。

    真是个倔脾气的家庭。

    “好,我告诉你。”周成将手中的碗筷搁在桌上,慢条斯理地说道,“刚才兄台也说了,如今皇上登基,已经能写得如此流利,我也不敢否定,毕竟我从未看他写过什么东西,不过我不敢妄加评论,也许他真的很了不起呢。”

    “不过,他并没有学会如何成为一个帝王。”

    朱元章皱着眉头说道:“他都做了八年的帝王了,为何还不明白帝王之道?”

    “古往今来,身为一国之君,最重要的就是要让自己的臣子心悦诚服,而在这一方面,皇上并没有做的太好,他从小就讨厌文武百官,所以他才会如此的讨厌文武百官。”

    “第二,就是要保证民风淳朴。若是百姓能够过上安定的生活,那么,他们就不会有任何的反抗,可皇上,却并没有做到这一步。他虽有明文规定,可实际上,天下间的人都不认识什么文字,那些明文规定,都需要地方官吏和读书人来讲解。”

    “皇上对他们的态度一直都很不好,所以他们才会将自己的利益最大化,让他们觉得,皇上是在帮助那些贵族,而不是在帮助那些贵族。”

    “第三,皇上年轻的时候,饿得要命,就算是自己的亲人死去,也没有一个好的归宿,这一切,都是那些穷困潦倒的平民造成的,皇上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继续繁衍生息,而不需要做任何事情,只需要将自己的子孙后代,交给平民就可以了。”

    “可是实际上,这个代价实在太大了,你不要以为一个国王就有十来个孩子,万一他的孩子再多十来个怎么办?再加上世世代代的积累,大明的子民根本就无法承受,所以才会变成一个沉重的包袱。”

    “如此一来,就等于是断了子民的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