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在省报首席记者卢伟的帮忙下,省报的江东县专版没有进行排队等候,提前出来了。

    江东县不差钱,包下了一个整版。

    专版经过了精心设计、图文并重。

    照片有领导布置工作、也有群众参与创建活动,展现出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的精神风貌。wwω.xしéWêи.cóm

    有一张是江东县委常委商议工作的集体照。县委书记郑冠华和县长陈学定并排站在一起,似乎在亲切交谈。

    郑冠华站在右边,右手伸出来,左手在扳着右手的手指,好像是在一二三四地提出工作要点,站在左边的陈学定脸上带着微笑、身子微倾,似乎认真听着。旁边和后面依次站着其它常委。

    光看这张照片,许多人会觉得县委书记和县长二人合作愉快,但张东峰明白这些人都是出色的演员,本色出演、演技娴熟,感情到位。

    除了照片外,专版当然刊登了创建活动的相关文章。

    其中就有省报记者采访报道。

    原先江东县提出创建最干净的县城,进行席地而坐区域试点,后来发现投资巨大、维护成本过高,在详细论证后便停止了试点,而是把更多的时间、精力、财力用于其它地方。

    比如“公路铁路两侧”区域就很容易被人忽视。

    其实上,“公路铁路两侧”是展示美丽县城建设成果最直观、最形象的生活走廊、生态走廊,也是交通安全、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的难点所在。

    江东县提出领导要增强担当、强化联动,压实责任、精准发力,扎实推进环境卫生整治洁化、“两路两侧”整治美化;大力提升“两路两侧”绿化水平和道路路面平整度,确保“两路两侧”路域环境、路况质量显著改善。

    与此同时,省报记者通过随地走访,认为地摊经济既体现了一座城市烟火气,也是城市综合治理能力与治理水平的一个刻度与窗口。

    地摊经济往往是沿街为市,会给城市环境卫生和城市管理带来巨大压力。近年来,正是因为城市管理压力增大,各地纷纷取缔了地摊经济。

    其实,这是一种保守行为,不能因为地摊经济存在管理难度就搞一刀切,而是要注重引导规范。

    江东县就进行划定一定的范围,制定相关的标准,把地摊经济整合到一起,进行统一的集中管理,推出更多人性化的管理措施,在不影响城市管理的前提下,让地摊经济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并存。

    这是一道城市治理的大考题,也是创建最美县城的重要方面。

    倡导“地摊经济”,是为了让基层老百姓有个赚钱的方向,是为了给底层群众一个避风港。

    当然,设置是建立在发展的基础之上,推行“地摊经济”要更符合时代的特征,撕下“脏乱差”的标签,让“干净、安全、有序”成为“地摊经济”的新注脚。

    卢伟作为省报首席记者,还邀请到了二位重量级专家为此事发表看法。

    专家一致认为随着国家治理能力和现代化水平不断提升,人们期待看到政策制定更加人性化。

    粗暴的“一刀切”做法,切掉的是人们对城市的归属感。

    只有让每个人的小期盼与城市的大情怀交融,让微观的民愿汇入宏观的民生,才能让每个人在城市中体会到更多的归属感,在人间烟火中拥有属于自己的“小确幸”。

    张东峰之所以借此机会要对席地而坐区域创设与地摊经济让记者在省报上发表文章,主要是创设度地而坐区域的举措确实是考虑不周,实施起来发现华而不实、伤民伤财,为了避免今后被公开指责,还不如现在公开进行纠正。

    改革与创新,允许试错。关键在于有勇气承认错误,并及时进行纠正。

    地摊经济的问题同样如此,许多县级领导和相关部门的管理者都不愿意为最基层民众进行考虑,觉得发展地摊经济不会产生税收和经济效益,反而会带来垃圾、安全等管理上的一大堆问题。

    通过省报记者和专家的肯定,张东峰至少可以说服郑冠华和一些常委不反对实施地摊经济的试点区域和临时摊位的实施。

    张东峰在办公室仔细考虑这些问题的时候,听到走道上传来几道声音。

    一个是宣传部办室主任周林的声音:“陈部长,您来了?”

    一个是海天市委宣传部部长陈林的声音:“我是来找你们部长,张部长在办公室吧。”

    现在天气凉快,县委宣传部很少会有人来,张东峰便喜欢开着门办公,方便办公室对流通风。

    反正其他人要想找张东峰,必须通过其秘书林敏的通报。

    宣传部办公室主任周林和市委宣传部长陈林应该是在办公室过道上偶遇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