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前天,林掌柜过来给李树兰说了说学堂的事儿。

    镇上乔老秀才的学堂,马上要就交束缚了,他也托人打听了。

    乔老秀才文采学识不错,在县里边也是有些名气的,从他手里出去的童生秀才也有不少,其中还有成为举人老爷的。

    人品方面也过的关,不贪名逐利,为人方正,只要入了眼,交的起束缚,都可以进去。

    她也信得过亲家,今儿个,就准备去带着陆希海去拜夫子。

    陆记食铺已经营业八九天了,除了起初人多利润大,这几天已经饱和了,慢慢稳定了。

    头几天净利润挣了快八九百文,这几天都是每天挣上四五百百文,这其中还是外地求医之人贡献的最多。

    这收入也算是极为不错了,在镇上挣得也是数一数二的了。m.

    手里边也有了一些钱,去求学自然也算是有了底气。

    东西做的也方便简单,老二也不想一直送水,也想跟着哥哥去打猎。

    李树兰一想也是,一个大男子天天拘泥于这里来回打水,确实有点不好。

    这几日陆希河眼里边,渐渐的没了往日欢喜,看来这老二心里有自己的主意。

    反正铺子里有水缸,每天花了三文钱租一个壮劳力,每天一早把水填满就是。

    陆希河一个傻大个儿,杵在这里还占位置。

    去山上还能打打猎物,猎物卖的钱,李树兰都没要,让他们自己留着当私房钱了。

    来铺子的人,当然也有工钱。

    李翠翠最辛苦,每天八文,其她的都是每天七文。

    就连家里边的田大花和陆梅,每个人也给了七文,后勤都靠这两人保障,也是不容易的。筆趣庫

    工钱可是照着别家东家的工人给的,只多不少。

    这里的工钱很类似现代的有些城市,挣得少花的多。

    张怀颖也一直过来帮忙,她也想赚钱,李树兰自然愿意。

    陆希海帮着把桌凳搬出来,她则是把卤料配好,肉给炖上。

    他俩去先去点心店花了五十文买了两包点心,又买了五斤五花肉,朝着东巷走去。

    来到乔家私塾门前。

    大门门口站着两名少年,穿着整齐,问候着进出来往的人。

    也算是热闹。

    带着小儿子走上前问道:“敢问这位小少年,拜师求学应去何处?”

    “夫人,你且随我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