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证实这个发电机有用,刘锋急忙叫来人把它,抬走生怕被夏正川哪下心情不顺给砸了。

    “诶!对了,你不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的研究生吗?机械也玩的这么溜啊?”刘锋临出门之前,下意识的问了一句。

    正在拧螺丝的夏正川动作顿了一下,随口回答“都一样!都一样,这玩意之间没有那么大的壁垒”

    刘锋点点头,走出屋子,急忙把发电机抬到食堂里。

    仅仅凭借这么一个简陋的手搓发电机,想带动整个基地的供电显然是不可能,而且他们也没有那么多的取暖设备,只能让所有人都集中在一起,这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证温度。

    在今天早上开始那些在行军路上掉队的幸存者,也开始陆陆续续在路标的指引下,到达了净月山基地,让基地里的人数再一次突破了两百人。

    只不过这些人就惨了很多,因为在辐射尘埃下多待了一夜,不少人身上已经出现了溃烂的迹象,而这还是体质比较好的,那些挺不住的都倒在了半路上。

    不过这些人也给刘锋带来了不小的惊喜,其中七八个幸存者走错了一段路,竟然意外的发现了一片李子林,带回来五六十斤李子,让他们的粮食又能够多撑几天。

    而且他们还在附近发现了一个小村子,只不过他们状态实在太差因为怕遇到丧尸并没有仔细观察,而是远远的绕开了,但这个消息也让刘锋非常惊喜,毕竟他们这里资源实在是太少了,有村庄就说明会有物资,如果实在撑不下去,也能有个应急的选择。

    食堂作为基地里最大的房间,容纳二百多人还是很宽敞的。将发电机安装好,在电灯闪烁着亮起的时候,人群顿时发出了一阵欢呼,在末日中这一丝光亮,让他们找回了久违的安全感。

    此时基地内已经能够看到人们呼吸时的雾气,刘锋将所有人分成男女两部分紧紧的靠在一起,就像企鹅那样,能够最大限度的保存温度对抗寒冷,同时所有的一切非必要的活动全部停止,尽可能的减少能量的消耗,四个夏正川制作的简易取暖器被放置在人群的四周,尽可能的撑过这个不知道会持续多久的核冬天。

    其实核冬天的说法,一直没有获得主流科学界的承认,反而很多科学家拿出了实锤的证据,否定了核冬天存在的可能性。

    核冬天的说法,最早是在1983年10月31日,在一个叫做“核战争以后的世界—关于核战争带来的长期的全球性生物学后果讨论会”的学术研讨会上,被一个名为ttApS的学术小组提出的。在这场由美苏等近20个国家的500名科学家、外交使节,以及企业、军界领袖共同参加的研讨会上,ttApS小组联名宣讲了一份名为《核冬天:大量核爆炸造成的严重结果》的学术报告。

    其实在1990年的时候,ttApS小组就正式承认,他们对“核冬天”的数据计算是有问题的,地球只会出现10-20c的降温,而不是他们在1983年的报告中提出的,地球会降温到零下40c,核冬天是否会出现,只是一个理论上的可能而已。

    在2006年的最新研究中更是发现,核冬天不光是算错了,连理论模型都是错的,10-20c的降温只会持续几个小时而已,阳光也最多被遮挡几天。

    而且经常被用来作为核冬天论据的“白垩纪-古近纪灭绝事件”,小行星撞击地球所扬起的烟尘遮蔽地球的情况,其实是那颗小行星砸在了一个极为特殊的石膏层上,飞扬到天空的石膏物质形成了能够长时间悬浮在空气中遮挡阳光的特殊的气溶胶。

    相同威力的小行星,撞击到别的地层,根本不会导致大灭绝的发生。因此,所谓的核冬天,很可能根本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