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九月底,时将军就带着士兵们回边境了,送行的人群除了明帝以及众文武百官,京城的百姓们也都自发出来进行欢送。

    除了这些去边境的大军,天狼、狮族和勾埭族他们部落也跟着回去,经过这次战争,想必边境以后应该会和平一段时间。

    等这帮蛮夷离开后,明帝也开始就这段时间所有人的表现开始论功行赏。

    城内的百姓很好的体现了他们庆国上下一心的气势,在表现最突出的众人中挑选数人授予荣耀奖章,钱不多,但主要是明帝亲自颁发的,在这个年代完全可以当传家宝。

    其中提出军训表演建议的陆修远,也直接被明帝兑现之前的承诺升为正三品的礼部侍郎。

    而前赵侍郎,则直接用通敌罪处死刑,午时斩首。

    陆修远谢恩后,见明帝脸上突然一副愁眉不展的模样,不由好奇道:“陛下,如今外患已除,为何还是这副神情?”

    明帝看了他一眼,无奈的摇头:“二郎这次功劳最大,朕是觉得这次封赏有点低,是不是再加点比较好?”

    一听这话,陆修远连忙摆手拒绝:“不不,这段时间陛下给的封赏已经足够多,不需要在进行额外赏赐了。”

    他这才做官两年,就已经成了正三品,这已经打破了他们庆国升官的规则,这要是再赏赐下去,还真怕其他人不满过来找茬。

    而且除了他自己,自己二舅哥还有阿琛都有封赏,真要是站在外面人角度来看,这时家对皇权好像都有点威胁了。

    “你总是考虑太多?赏赐不是越多越好吗?”明帝拍了拍陆修远肩膀:“你我之间,又何须在意别人眼光。”

    其实他对钱并没有太强烈的欲/望,够用就行,不谈颜如玉写话本赚的那些钱,光他做官后老皇帝以及明帝赏赐的那些就已经够他这小家庭用大半辈子的了。

    “陛下,如果实在想花钱的话,那不如把赏赐的钱用到建设上。”

    毕竟想要做明君,光靠之前的喊口号和营销也不行,要让百姓真正受惠,这样才会上下一条心。

    “建设?做什么?”明帝不太明白这跟赏赐有什么关系。

    陆修远直接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理论给明帝解释了一番,并且结合历史,给对方举例论证了一下民心究竟有多重要。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得民心者得天下,不为人民服务就会失去民心,就会失去江山。

    经过他的一系列党的思想传播,明帝听的神情也严肃起来。

    “朕也曾想过改变一下现状,可阶级固化严重,改革就如同在那些贵族身上割肉,那些人又怎么会肯。”

    一个处理不好,好不容易安稳的社稷又会再次动荡:“就举个最简单的例子,税收,现在庆国不断在开垦荒地种植,耕地是越来越多,可每年收上来的税却越来越少,偷税漏税严重,朕却没有好办法处理……”

    税收之所以越来越少,其实跟考取功名的举人进士和地方乡绅有关。

    俗话说,穷秀才富举人,其中不止是因为举人可以做官,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考取举人后可以免税近千亩!

    为何考上举人后就会有数不清的陌生乡绅上赶着给你送东西?还不是因为对方手里土地税收太多,给举人送些礼,把土地挂在举人名下便可逃税!

    虽然除了这个,那些人还有别的不可告人的小心思,但挂土地赚钱,算是读书圈里很多默认的福利。

    等明帝讲完这些读书人帮着地主乡绅偷税漏税后,还特意看了陆修远一眼。

    ??明帝这是什么意思?他虽然不懂,但还是解释道:“陛下,我名下一共不到百亩地……”

    他考上举人的消息传到老家时的确有不少人登门送礼,不过当时家里有张氏坐镇,对方觉得不能给儿子留下把柄,所以那些送礼的自然全都客气的请了出去。

    看到他神情紧张,明帝笑了:“二郎你误会了,我刚才那眼神是想问你有没有什么好的解决办法?”

    真的吗?陆修远怎么感觉有点不信。

    不过这个问题的确头疼:“之前的那些不太好吐出来,不过后面陛下可以改一下规则,等明年乡试结束,举人的免税从千亩降至百亩。”

    “反正这免税也不是世袭,等之前那些举人死后,土地的税收自然会回来,就是时间有点长……”

    明帝听了还是愁眉不展,对方知道这算是最稳健的一个办法,可要等几十年才见效,他有些等不及。

    看这表情陆修远就知道对方不满意这个办法,干脆提建议道:“陛下何必只盯着这一篮子鸡蛋,其他地方还有鸭蛋鹅蛋,我们想办法把这些拿到手不也可以?”

    “其他地方的鸭蛋鹅蛋?”明帝疑惑。

    他干脆给对方分析道:“把庆国的钱比作一篮子鸡蛋,总量在百姓那边几乎不变,贵族那边多了,陛下这边就少了,可就算把一篮子鸡蛋都送给陛下,其实也并没有多少。”

    “俗话说钱是赚出来的不是靠省出来的,不如打破思维,多想点赚钱的办法。”

    “你又哪来的歪理。”明帝笑道:“国库基本都是靠税收,最近因为神药的缘故国库才不致于空虚,可要想让其充足,那估计是有点困难。”

    “边境之前一直处于斗争中,现在蛮夷元气大伤,近几十年对方估计会很老实,陛下不如开辟官方商道,重建丝绸之路,组建皇商来交易赚钱。”

    听了陆修远这提议,明帝明显很心动。庆国以前对商人很是放松,所以在边境没有起纷乱的时候那些商人都赚的盆满钵满。

    可那毕竟都是商人赚的,他们国库光靠税收其实并没有多少钱,所以在听到皇家自己组建皇商赚钱的时候,明帝不可避免的狠狠心动了。

    “等丝绸之路重启,陛下可派军队护送皇商安全,同时庇护其他商队,只是以后对其征收商税要再翻一倍。”

    陆修远神色认真的给对方分析:“陛下不用担心那些商人不同意,走商就是把脑袋别在裤腰上赚钱,只要能保护那些人安全,商税翻两倍也绝无怨言。”

    有钱大家一起赚,再加上皇商的官方认证,在外收购货物绝对是大头,那些商队就跟在后面喝喝汤就行了。

    “等陛下赚了钱,再威逼利诱从那些乡绅手里把土地进行回收,土地在国家手里陛下再组建皇庄雇佣人种地屯粮,以后万一有个大灾大难也可以稳定物价。”

    手里有粮,心里不慌,只有吃饱饭民心才不会乱!

    “以前钱都被商人赚了,如果陛下亲自组建皇商的话,那国库不愁了,陛下也可以有钱搞一搞基建了。”

    听到不熟悉的词汇,明帝忍不住好奇问道:“基建?基建是什么意思?”

    一说到这个,来自未来基建大国的陆修远就兴奋了。

    “基建就是保障民生的基础建设,要想富先修路!只有道路通了,各个地方互通有无,钱和货物都流动起来,钱才会越赚越多,这个国家才会越来越有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