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夜色弥漫,晓月如钩,有小沙弥拿来灯烛。

    铁定清了清嗓子,开讲了。

    他把《水浒传》和《银碗菊》中关于潘金莲的故事一起讲了一遍,并且说了两个结局。

    《水浒传》的结局,是一个英勇光辉的武松形象为主角,他为兄复仇,私设公堂之后,怒杀仇人,又去县衙主动说明情况。

    这是一个浪漫悲情的故事,有一个充满理想色彩的结局。

    另个结局是《银碗菊》描写的,武松是蛮狠少智的浑人,同样为报兄仇,却是杀死了李外传,吃得官司被发配,过了几年才回来杀了潘金莲。

    这是一个现实灰暗的故事,充满着说不出的悲痛和无奈。

    玄奘法师听了之后慢慢闭上双眼,口中喃喃低语,似乎在念什么经。

    铁定此时也是有些感慨,于是低声叹气。

    “法师,这世间人人心中期盼英雄,表面上敬畏鬼神,明里也都遵循规则,但实际在现实中为人行事,就处处市侩势利,被私欲贪心所左右。想问法师,这世间凡人,如何才能做得思行合一,无论什么变化,都能坦然处之?”

    “施主问的好,玄奘今日于此从午时坐到月升,未见一人扪心敲脑,直到闻得施主这一席话。”

    铁定也没想到玄奘对自己嗦半天所讲的故事似乎挺有兴趣。

    其实自己说了半天就是一句话: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你理想里的武松是梁山好汉武二郎,但现实里的武松可能就是村里那个二愣子。

    你理想中的潘金莲可恨又可怜,现实里的潘金莲可能就是村口那个洗头房的老板娘。

    “施主,玄奘十岁出家,十六岁入川,二十四岁立志西行,求取真经,所为何事?”

    铁定一怔,不知道如何回答,却听玄奘继续说。

    “正是为解答施主适才所困所惑。为普济苍生,慧及天下,可使得这天下众人去俗眼,丢俗耳,生明心,享永乐。”

    玄奘站起来,向西方望去,一腔热血,踌躇满志的样子,又幽幽的说道:“所以玄奘立誓佛不东来,我便西去。”

    “法师,我听说西行路途遥远,危机重重啊?”

    “我心已定,宁可向西一步死,不愿往东百步生。”

    这时候铁定觉得好像此时是一个机会。

    于是他拿出怀中的地图,又拿起拿烛火灯台,走到玄奘法师身旁。

    “法师志向高远,我心中佩服,这里有一副玉门关的地图,愿能帮上法师。”

    玄奘转身接过地图,借助灯火见那地图细致周全,也是非常诧异。

    他急忙的把那地图铺到桌子之上,又拿来了两个灯台,仔细观瞧。

    铁定在一旁不敢打扰,默默等待。

    玄奘用手指点着几个位置,心中好似计算着什么,隔了一会说道:

    “我佛慈悲,使得玄奘今日有缘遇到施主。”

    玄奘双手合十,深深的给铁定鞠了一躬。

    铁定急忙双手扶起,趁机拉住了玄奘的手,然后说道:“法师为解众生疾苦,我辈当全力相助。”

    说完铁定就瞄了一眼自己的手心,但见那戒指变成了金色,隐隐泛起光芒,十颗星星闪烁其间。

    我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