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三百一十六年,冬。

    正近年关,离周嗣完成元气洗炼的日子已经不远了。赵尘的楼船已经穿过洛水,进入济江了。离开了洛水,相比起来,连水面也荒芜了不少。往日不时能见到的数百丈的大船,如今也变成了三、五天看不到一艘。

    周嗣依旧在船上活动着身体,从几个月前开始,周嗣便看见赵尘手上突然多了一把宝剑,无论做什么事都将其带在身边,调息的时候将宝剑横放在腿上,其它时候多是将宝剑抱在怀中。

    一组动作完成,周嗣看着依旧向西远去的景物,好奇的问道:“老师,我们这是要去哪里,都这样走了快一年半了吧?”

    “去哪儿?我也不知道,只能说一切随缘,看天意。”听见周嗣的问话,赵尘抬头看了眼天地间的气机变幻,随口答道。

    “咦?”

    “怎么了?”

    “远处有人拦船。”

    周嗣顺着赵尘指着的方向看去,却是什么也没看见。

    “那人在三十里外。”见周嗣抬头张望的样子,赵尘解释道。

    “三十里外。而且还敢拦陌生的船只?”

    闻言,周嗣的表情有些异样。

    “呵,出门在外,若是没点手段,怎么行走江湖?放心吧,大概是一位先天八重天的武者。”赵尘依据气运、灵光等作出了大概的判断。

    话虽如此,但赵尘心中却也做好了准备。赵尘运转法力,驾着楼船逐渐靠岸、减速。

    大约一刻钟之后,赵尘将楼船逐渐向岸边靠去。周嗣这才看见一魁梧的大汉在岸边招手呼喊。

    “船家,麻烦带我一程。”

    只见那魁梧汉子身着黑色粗布劲装,身高八尺,腰挂一个很大的黄皮酒葫芦。背被一口厚背大刀,两手分别提着两口巨大箱子,一口是一个六尺见方的方形,一口是一个更是足有一丈见方,都是金铁制成。

    魁梧汉子看见楼船靠了过来,缓缓停在眼前,船头坐着一十六七岁的少年,怀中抱着一根闪烁这五彩光芒的水晶。连忙拎着箱子跃到船上。

    “哈哈,多谢了,小兄弟。”

    魁梧大汉将手中箱子轻轻放下,对赵尘拱手道谢:“我叫宋孤山,打算去济州,这些天我沿着江岸赶路,拦了五六次船,只有小兄弟你们的船停了下来。对了,小兄弟,船上其他人呢?”

    赵尘转过身看着魁梧壮汉将双手的轻轻箱子放下的情景,不由眉脚一跳,别的不说,单这口六尺见方的铁箱便不下万斤之重。那口一丈见方的箱子,怕是更有几万斤。看这壮汉拎着两口箱子轻轻一跃,又轻拿轻放的样子,这力气,着实是天赋异禀。

    听到壮汉的问题,赵尘起身一个稽首:“贫道清微,俗名赵尘。这船上除了贫道和宋兄,便还有一个十三岁的少年,名叫周嗣,随贫道修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