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比不上,你都两枚了!”仲礼竖起大拇指:“小六你好样的,硬是不输给我!”然后把自己此行的目的低声说了。

    季同惊讶地看着兄长:“你可真够胆大,这种人躲还来不及,你竟往上凑!”

    “嘿,我怕谁!他们给了任务,那就不能不给马儿吃草。”然后他把自己聘请费曼等德国裔军官的事情也和弟弟讲了。

    “现在以县城为核心,北起南照、润河、半岗、临淮,东到新店、潘集、花园作为第一道防线;

    周家集、高塘、宋店、河口是第二防线,长山地区乃是第三道防线。

    唉!工程量不小,现在拢共有四万人投入在军事工程上,我这次来托戴雨农给何部长带了封信,希望再拨些款,否则咱们就得自己垫资了。”

    “五十万不够?”

    “因为新增了些桥梁,还有采购两百门迫击炮和一万发炮弹的缘故,就不够用了。”仲礼压低声音:

    “咱们弹药基数是按教科书来的,但是德国顾问的意见是日消耗量的计算要比照上次大战中的弹药消耗再增加一到两倍,你说吓人不?

    照这样说,连普通弹药都不够,好在咱们枪支现在基本是以德械为主,不然光子弹的口径就让人头疼了。”

    “马克给你的那些‘破烂’都收回来了?”季同笑着问。

    “托你的福,最后一批物资刚启运,卢沟桥就打响,晚一天都会损失。”仲礼嘿嘿笑着告诉他:“刘小梳他们还算手快,基本把那些仓库扫荡干净,日本人也没察觉。”

    兄弟俩说起军务来叽叽咕咕没个完,聊的都是三河原上防务整备的话题,只中间出来吃了个午饭,然后各自回房间换身便衣。

    季同趁机把几张纸塞给牛犇,那上面是他通过职务之便了解到的日本在上海、南京、武汉特务机关的情况,以及马克告诉他的日中暗地沟通、谈判,德国斡旋调解的情况。

    别人午休的时候,哥俩到小书房里继续聊。季同跟三哥说起了前线的战事、军队的损失、日军的轰炸和炮火。

    “这么厉害?唉,也不知你五哥在那边怎样了?”仲礼说。

    “他应该没事。”季同微笑:“有回遇到淮南先生,他还说五哥在上海帮了他们大忙。不过,”季同扭脸问:

    “广州那边的德国武器、装备进口你得尽快转运,我估计日本人很快会想到利用海空优势封锁中国所有港口,如果有继续存放在仓库里的东西,说不好会受到损失。”

    “你提醒了,德国人用土耳其轮船运到广州的海外物资还有一半在库里放着,关键是找不到足够的车辆或车皮。”

    “要抓紧,与其毁在战火里完全损失,不如多花点钱抢运出来。只要战争期间他们能派上用场,那就是值得!”季同劝道。

    仲礼马上起身挂了个电话回指挥部,一方面报平安,一方面让黄富民赶紧催促刘小梳别忘记广州库里的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