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铭烟也不知从哪里取出一个古朴的坛子,傅明月则在托盘中装了酒杯,一起来到花园的水榭处,萧斯年正陪着崔浩之坐在水榭之中。

“如今因为端静郡主送嫁北魏三殿下的事,北边倒是清静了好些日子,斯年,你终于可以腾出手来对付西边那些戎狄了。”崔浩之一杯酒下肚,“果真是好酒,只怕还是几年前你行冠礼时太后赏给你的吧。”

“就你最厉害,一下就把这酒的来历说出来了,你不说,我自个都差点忘记了。”萧斯年陪着喝了一杯,不知为何,他的脸色渐渐沉郁了下来,“当初北魏那边遣人来说亲,若不是因为天下初定,先皇又过早离世,太后又怎会答应下来。那年,多少王公大臣都把家里及笄的女儿赶紧婚配了人家,就怕被选中嫁到北魏去,虽说求亲的是北魏的三王子,可是这一嫁,千山万水,又是敌国,只怕此生也难以回到故国,更遑论父母膝下尽孝了。可怜长沙郡王膝下只有端静这一个女儿,虽说太后给了端静郡主的尊位,此番出嫁享公主待遇,但面对这样的别离,想必长沙郡王心里终是无比难过的。”

“哎,斯年,好好的你去难过这些做什么。长沙郡王为了大梁国,做了这么大的牺牲,太后一样样都看在眼里。要知道当初若不是太后拿住他豢养私兵的罪,你以为他当真是为了江山社稷才愿意牺牲女儿的吗?无非是拿自个女儿的终身幸福换他自个的命和前程罢了。”崔浩之不以为意,向来温润的他嘴角边竟也噙了一丝冷笑。

傅明月坐在边上为他俩斟酒,听到这一句,她心里也是觉得一凉,不知道这长沙郡王是个怎样的人物,为了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富贵,竟是全然不顾父女亲情,狠心让女儿远嫁敌国。

“浩之,你说得固然不错。可是,当时的情形你也是知道的,皇上几个妹妹年龄尚幼,若不是长沙郡王愿意献女,只怕就会轮到我的两位妹妹,当初母妃真是日日忧心,夜夜流泪,那情景犹如就在眼前。无论如何,我都是感念长沙郡王的。”

“好啦好啦!都是我的不好,平白地说起端静郡主做什么。我原本是来贺喜的,也没什么特别值钱的东西送,只是想到当初你和傅姑娘是在我的别业里见到的第一面,与我那别业也算是有缘。”说到这里,崔浩之转头轻喊了一声,“小宝,把东西呈上来。”

“是。”不远处,有个眼神明亮身形矫健的长随走了上来,双手捧着一样薄薄的东西递给萧斯年,“请赵王殿下收下我家公子一片心意。”

萧斯年一看就明白了,原来崔浩之送的是他青溪别业的房契。萧斯年心中一阵感动,即感动于挚友的细心,又感动于挚友的大方。

萧斯年本想推辞,但抬眼见到对面那人诚挚的眼神,话到了嘴边他又给咽了,换了一句发自肺腑的感谢,“浩之,你真是有心了。这世上,恐怕只有你会想得如此周到,比我自个想到的还要周到。”

崔浩之见萧斯年动了真情,也忙站起身来,恳切回答,“斯年,既然你认我是自家兄弟,便无需再说那些,你我之间,贵在心知。”

“好一个贵在心知!只是这心知中,可少不得还有我一个才对。”说话的是正向着水榭匆匆而来的谢韫,“斯年,想着你要去太后那里谢恩,才没敢下朝立刻就过来,谁知还是晚了,又让浩之拔了头筹。”

“瞧谢兄这话说的,难不成你还会嫉妒我和斯年的情分。”浩之取笑谢韫,“这半年来,都是你陪着斯年在外面办事,只把我一人孤零零扔在京城,风光都让你占尽了,我还没找你算这些账呢!”

“好好好!是我用词不当,那我当着斯年的面给浩之你赔罪了,还不行吗?”谢韫说到做到,转身对着崔浩之就是深深一揖。

“来来来,我们兄弟几个确实有许久没能好好坐在一起喝酒聊天,今天我们只谈风月,不谈政事,尽兴一饮,不醉不归,何如?”萧斯年举起杯中酒,笑意盈盈望着两位好兄弟。

“好!今天就听斯年的。”三个人的酒杯清脆地撞击在一切,就像三颗炽热的心撞击在一起。

看着这三位丰神俊朗的青年彼此玩笑,傅明月心中充满了温暖,她打心眼替萧斯年高兴,虽说萧斯年没有亲兄弟帮衬,但是他身边有谢韫和崔浩之,是比同胞手足还要亲的兄弟和战友,这样的友谊应该是牢不可破的吧。

傅明月趁着去给三人续酒的机会,悄悄撤离了水榭,这种大概就是所谓的’,是不需要有女性在场的吧。

回到自己屋子,傅明月将绿芜招来,让她去请谢家的谢芳菲小姐有空时过府一趟。

“谢小姐?姑娘上次受她的排揎还不够吗?还要请她过来做什么呀?”绿芜嘴翘老高。

傅明月知道有些事解释不得,便笑着说:“芳菲妹妹无非就是心气太高,以她的才貌和家世背景,想要嫁谁不行呢?如今太后属意她,王爷和我刚受了太后赐婚的恩典,能帮太后分忧,又能让芳菲妹妹如愿,这样两全其美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太后日后若知晓了,想必也会念着王爷和我一份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