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大明,正统十四年。
  八月初秋,天气渐渐转凉。
  “跑,还是不跑?”
  京城正西坊的一户农家宅院里,薛瑞正在权衡这个事关身家性命的问题。
  今天是八月初二,离土木堡之变不到半个月。
  届时,瓦剌军队将会围困京城,意图将之占领,颠覆大明的统治。
  北京保卫战惨胜。
  这薛瑞自然知道,土木堡大败,葬送了大明二十万精锐。
  接下来的北京保卫战,是靠着一帮老弱病残,以及临时招募的新兵背水一战打胜的。
  作为普通百姓的一份子,薛瑞不确定战争会给他带来什么影响。
  至于阻止土木堡大败,成为大明救世主,让万人敬仰?
  抱歉,现在已经来不及了。
  如今,他只是个普通百姓,除了脑子里多了些现代知识,他无权无势,也影响不了朝堂任何决策。
  更何况,前身的父亲,也就是他的便宜老爹薛元皓,还被权阉王振抓进了诏狱。
  薛元皓是钦天监一名天文生,在这次皇帝亲征的风波里,他被一个陈姓大官撺掇,私下去劝说英国公上书阻止皇帝亲征,结果此事被王振得知,派锦衣卫把他抓进了诏狱,还等着回京后拿他开刀呢!
  让他阻止土木堡之变,喜迎堡宗和王振平安返京,然后再砍了老爹出气?
  真要发生这戏剧性的一幕,他不以死谢罪,都对不起穿越者的身份。
  “还是跑吧。”
  思考良久,薛瑞下定了决心。
  半个月后的京城保卫战,京师戒严,周边地区坚壁清野,十数万百姓迁入城中,治安非常混乱。
  再加上物资匮乏,城内物价暴涨,百姓们苦不堪言,甚至因为争抢粮食,还发生了多起暴乱,要不是朝廷使出了雷霆手段镇压,恐怕要出大乱子。
  薛瑞觉得,在这样动荡的环境下,还不如去外地找个安全的地方安顿下来,等京城保卫战打胜了再回来。
  反正他们母子都被伯父伯母赶出了家门,现在也没什么家产,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见识一下大明风土人情,也不是什么坏事。
  至于扔下诏狱里的亲爹跑路,薛瑞没什么心理负担。
  据父亲同僚郑德彪打听来的消息,锦衣卫那边似乎有人帮忙打点过了,父亲并没有受刑,现在诏狱这个最危险的地方,反而成了最安全的地方。
  京城再乱,总不能杀到诏狱里去吧?
  只等土木堡之变到来,薛瑞就可以大肆宣扬父亲被王振抓进诏狱之事,不怕那个陈姓官员不帮忙奔走相救。
  不过,要说服母亲柳氏扔下诏狱的丈夫跟他外出避难,这才是薛瑞最需要解决的难题。
  “咚咚。”
  正恍惚间,农家小院的木门突然被敲响。
  院中的薛瑞神色一紧,下意识拾起地上的木棍。
  厨房里,柳氏做饭时锅碗瓢盆的声响也停了下来。
  不怪他们母子小题大做,实在是被吓怕了。
  这年头锦衣卫就跟催命阎王一样,薛元皓被抓的消息传出,连薛瑞伯父伯母都唯恐避之不及,连夜将他们母子赶出了家门。
  柳氏背着昏迷中的薛瑞,挨家挨户相求,可街坊领居大门紧闭,没有一家敢收留。
  还好天气不算太冷,母子俩终于在胡同里挨到了天亮,要不是恰巧遇到了郑德彪,柳氏都打算背薛瑞去投靠宛平县的娘家了。
  可以想象,跟锦衣卫沾上边,是多么可怕的事情。
  母子二人落脚的这处民宅,还是郑德彪帮忙找的,除了他就没有人知道,来人如果不是他,恐怕就是那些活阎王找来了。
  “咚咚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