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乾隆十年六月初,白莲教率民兵犯上作乱,当消息传到京城的时侯,叛军已经攻陷了荆州城。端亲王府率荆州城内所有清军反抗,情况危机,大清出兵在即。

    骥远踏进了许久不曾回过的威武大将军府,自从他被封为校尉,有了自己的校尉府之后,就很少再回家了。骥远讨厌府里父亲的那些矫柔造作的小妾,更厌烦她们争来斗去,把整个家都弄得乌烟瘴气的。还有那些庶子、庶女什么的,经常给骥远下套。骥远头脑不甚聪明,往往被他们陷害成功,努达海就会不分青红皂白的给骥远一顿咆哮,出于孝道,骥远也不能咆哮回去,只得对努达海是越发的敬而远之。

    “儿子给额娘请安,额娘近日身子可还好?”骥远是专程回来看雁姬的,若不是还有母亲在,他才懒得回这将军府来找罪受呢。

    “额娘什么都好。”雁姬拉着骥远笑眯眯的,自己这个儿子是怎么看怎么优秀,比他那个不着调的父亲强多了。

    “荆州那边乱起来了,过两日,儿子可能还要出征一趟,届时又要有一段日子不能见额娘了。”骥远十分勇武,乃是后起之秀,弘历非常喜欢他,因此一有战事就让他打小先锋。

    “你们的主帅定了没有啊?”雁姬知道自己儿子常年到处征战,这回的荆州叛乱也肯定要参与。

    “尚没有,看万岁爷的意思,似乎是想让阿玛率军。”荆州之祸不过是些乱七八糟的民兵,只要他们大清铁骑一到,肯定打得他们落花流水。杀鸡焉用牛刀,傅恒、兆惠这样的大将,根本用不着。

    雁姬眼睛转了转,皇后娘娘料想得果然没错啊.......话说,前两天,雁姬得传召进宫请安,就接到了吴那拉嘱托的一个任务:不论如何,阻止努达海出兵荆州。雁姬也不明白皇后用意为何?但是雁姬向来对吴那拉十分信服,再加上吴那拉屡次提拔她的儿子骥远,因此便答应了下来。

    “你阿玛病了,这回恐怕是去不了了。”雁姬长叹一声,她已经做好了准备,努达海这两天纵欲过度,患上了风寒,真是不幸啊。

    “哦?”骥远尚未听闻这消息。

    “阿玛何时病的?”

    “就这两天,我就告诉他不要总是在半夜时分带着小妾在花园里幽会,做些不该做的事情,可他就是不听。这更深露重的,结果怎么着,到底病了吧。”雁姬用帕子掩着口偷笑,这十年间,她跟努达海的感情,在无数次的家庭争端中,可以说是磨得一干二净了。努达海宠妾灭妻,因为他的那些个小妾,还曾经跟她动过手呢。幸亏雁姬机敏聪慧,又有优秀的儿子和显赫的娘家撑腰,这才震住努达海,否则.......后果真是不堪设想,她当初怎么就嫁了这么个男人呢?因此这回有了机会,可以光明正大的对努达海下手,雁姬高兴着呢,看到努达海卧病再床就痛快。

    骥远一听到这个话,脸色就变得铁青。这种不名誉的病法,真是理都没处说去,太丢人了!

    “额娘这么多年,守着阿玛真是辛苦了。”骥远握着雁姬的手,分外感慨,下定决心要做个孝顺的儿子,否则有阿玛那种夫君拖后腿,额娘的晚景就太凄凉了。

    与此同时,在宫中的弘历也是为了出征的人选头疼不已。本来,弘历是想让努达海和骥远父子兵出征的,可是这么不巧,今儿就听说努达海病了,请假休沐,连朝都上不了了。

    “启禀皇上,皇后娘娘求见。”吴书来有打养心殿外头走进来,通传了一声。

    “快传。”弘历一听很惊讶,亲自站起身来去迎。一般吴那拉是很少坏了规矩,跑到养心殿来的,只有令嫔喜欢没事往养心殿跑,今儿什么日子啊?

    吴那拉亲自端着一碗补品,款款步入养心殿。

    “雅儿,可是出什么事儿了?”弘历问道。

    “没有,这两天外头不太平,我担心你忙坏了身子,就送碗补品过来。”吴那拉贤惠的说着。

    “还是雅儿你贴心。”弘历很感动。

    有些事情就是这样,像魏宝儿那样天天都张罗送补品进养心殿,别人就会麻木。而像吴那拉这样偶尔做一回,就让人特别意外和感动。

    “弘历,这端王府那边,有消息了没有啊?”吴那拉颇担忧的问了一句,她不能直接问出征的人选,因为那是后宫干政。可如果问端王府,就是为宗亲担忧。

    “还没有,恐怕凶多吉少了。”弘历摇摇头,端王是多尔滚的旁支血脉,关系虽然已经远了,但毕竟也是爱新觉罗家的人。

    “朕本来想让努达海带兵的,结果还没来得及下旨,这人就病了。”

    吴那拉闻言笑了笑。

    “弘历,你别担忧了,是努达海身子不争气。我大清这么多忠臣良将,兆惠、阿贵、傅恒,都是优秀的人材,哪儿用得着为了出征的人选犯愁呢。”吴那拉着重的咬着傅恒那俩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