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花城,绿景花苑。

二月的天,纵使是南方城市,也依旧寒冷。风吹在脸上,像刀子一般。帽子、围巾、手套等冬日标配在路上随处可见。

常非紧了紧脖子上的围巾,快速把这只手滑入衣兜里。而另一只提着小行李箱的手,骨节处已有些泛红。

“失策,太失策了。”他想,“早知道就该把手套也带去。”

他刚从一个更南的城市出差回来,那边的气温比今日的花城要高个十度,他想着十几度便没带手套,却没想到回来时花城骤然降温。

北风一吹,他又哆嗦了一下。

脚下的步子不自觉地加快,他熟门熟路地往绿景花苑22栋楼而去。

绿景花苑是个中档小区,在花城这个城市,算是中规中矩,多是一些工作了的年轻男女租住。小区内的绿化做得尤其好,一路过去,皆是绿油油的花坛。花坛中种着一年常绿的灌木,夹杂着冬日也能开花的月季。每隔几米,便是张开枝叶的大树。有些树冬日还绿,有些在秋季时就已掉完了枯叶。

常非的目光从一排被裹上“白衣”的树木中溜过,最后往上抬了抬。路边,路灯像是休眠的战士,虽然没有亮起,却依旧挺直身躯。

想起今天手机上收到的停电通知短信,常非嘀咕了一句:“这一整天了,还没来电吗?”

此时已是晚上七点多,按照往常,路灯早就亮了。

“不会这一整晚都不会来电吧?”常非又嘀咕道,“等等,家里有手电筒吗?有蜡烛吗?”

这时,他已经来到了一条分叉路口,往左走是去往他要去的22栋楼,往右走有一个便利店。

“算了算了,微信问问室友们吧。”常非艰难地从兜里把手拿出来,掏出手机后点开微信,往他和他室友的群里发了一个语音。

群名十分简单,就是他们的房号――602。

常非:两位大哥,家里有手电筒吗?有蜡烛吗?需要我从便利店带点什么吗?

在原地吹了会儿冷风,群里有人回复了。

高彬:还没来电吗?我在诊所呢,有个患者伤了腿,估计得缝几针,回家会很迟了。

常非:没有啊!我刚出差回来呢!小区内路灯都暗的……

高彬:不羁还没回来吗?宋不羁

常非:算了算了,我给羁哥打个电话吧。

宋不羁是他的房东。他自己住这个房的主卧,把另外两个卧室分别租给了他和高彬。

常非翻出宋不羁的号码,打过去。

一分钟后,拨号自动挂断。

常非:没人接啊!

高彬:那你还是去便利店买个手电筒吧,以防万一。

常非:我也这么想……羁哥这种十次电话八次没人接的不靠谱……家里八成也没有手电筒……

常非收了手机,把手塞回兜里,往右转了转,快步往便利店走去。

十几分钟后,常非回到了家。

“羁哥果然不在家吧……”常非开了门,客厅昏昏暗暗,唯有窗边开着窗帘的一处有些光亮。

“羁哥――羁哥?”常非提高声音,叫了几声,没人应。

“羁哥每天神出鬼没的不知在干啥。”常非一边嘀咕着,一边放下小行李箱,打开便利店的袋子,从里面拿出一个手电筒――他总共买了三个,一人一个――打开,放到餐桌上。客厅顿时亮堂了些。

没电,自然也开不了空调。房间里虽然比外面稍好些,但还是冷。

常非抖了抖身体,又打开自己手机上的手电筒,一路照明往自己的卧室走去。

几分钟后,换上厚重珊瑚绒睡衣的常非走了出来。

他刚下飞机便回了家,还没吃晚饭,肚子早已闹起了情绪。

借着手电筒的光,他往厨房的电饭煲里看了看――空的。

“看来彬哥今晚吃的是外卖啊。”他喃喃说道,看到了厨房垃圾桶里的外卖袋子,“那我就只能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了。”

常非厨艺能力为一。这唯一的“一”,就是他只会煮泡面。

泡面是他们三个的常备物品,厨房的小柜子里多得是。常非拿了两包出来,“嘶拉”一声撕开,把两包都放进了锅里,然后盛了适量的水,倒进锅里。

他没有立即开煮,而是走向了冰箱。

“当然不能单单吃泡面啦,自己煮嘛,番茄、青菜、鸡蛋、香肠……想放什么放什么。”

常非想放一点腊肠和鸡蛋。鸡蛋就放在冰箱旁的流理台上,他先拿了一颗。腊肠在冰箱里,于是他接着拉开了冰箱门。

“什么……”

双眼倏地瞪大,嘴巴不自觉地张开,常非左手一松――